• 52阅读
  • 0回复

阿尔泰山般的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2
第8版()
专栏:

阿尔泰山般的友谊 梅原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蒙古牧民阿伦娜,肩负人民的委托,胸怀党的信件,在辽阔的草原上,急急地奔向前方。她奔向库伦(当时称,现为乌兰巴托),奔向蒙古人民的革命领袖苏赫巴托尔所在的地方。这时,后面是反动王爷的追兵,而她带着她的幼小的儿子,浑身湿透,是那样饥饿和寒冷。就在这样的境遇下,她闯进了两个普通中国人的家。他们立刻伸出援助的手,掩护了她,骗过了王爷的狗腿子,而在阿伦娜临走时,又送给她沿途的食物,使她几乎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蒙古电影《人民的使者》中的一段情节。影片描写的时代,正是黎明已经降临蒙古草原、黑暗尚未完全消逝的年代,而在中国则是北洋军阀飞扬跋扈的黑暗岁月。但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两国被压迫人民之间的同情和友谊了。
我又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诗人达·僧格的长诗《厨师》(见7月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这是一首热情地歌颂中蒙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诗。中蒙两国的劳动人民,先前同受两国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命运相同,因此,当他们遭受蒙古反动佐领和中国军阀的联合欺压时,他们就用自己的鲜血紧紧地联合在一起了。
天下劳动人民是一家,即使在黑暗的年代,在充满资产阶级狭隘民族主义宣传的年月里,被压迫阶级,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他们的命运就已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因此,就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互相同情,互相支援了。这种血肉般的情谊,在两国都解放后,就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新的发展。如今,“厨师的近亲”——中国的工人和专家,正在蒙古的土地上,和陶格米德的儿子一代一起流淌着汗水;而在我国,兄弟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赠送的良种马,正在人民公社的田野里进行着耕耘。今天,我们和兄弟的蒙古人民一起欢庆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的四十周年。苏赫巴托尔的祖国,不再是贫穷落后的只有畜牧业的国家了,她屹立在社会主义的东方,行进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祝贺你,阿伦娜!你如今已白发苍苍,正在美丽的乌兰巴托享受你幸福的晚年吧!你的儿子是在乌兰巴托的工厂里当工人、还是在草原上的牧业社里当主任?祝贺你,陶格米德和你的儿子——“厨师”同志!“厨师”,这名字是中蒙人民深厚情谊的体现。“友谊和真心是一对姐妹,同勤劳的人民永远共存。”(见《厨师》)阿尔泰山雄伟崇高,阿尔泰山脉绵延万里,中国、蒙古之间的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友谊,像阿尔泰山一样崇高,像阿尔泰山脉一样连绵不断!(附图片)
左图:蒙古电影《人民的使者》:牧人达尔巴札在击毙白匪军后,搬家到别处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