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我国学术界 对李贽的思想和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3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我国学术界
对李贽的思想和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
李贽(号卓吾,1527—1602)是我国明代后期的一位进步思想家。他的著作在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解放以后,学术界对李贽的思想、著作进行了研究和整理。
在李贽著作的整理方面,先后出版了李贽的主要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四种。《藏书》是一部纪传体的史学著作,包括了从战国到元朝八百多个历史人物的传记。《续藏书》全部是明朝人的传记。这两部书的传文本身大都是李贽从各种史书中抄来的,但李贽加上了许多批语。从这些批语中可以看出,李贽对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与传统的看法以及当时道学家流行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书名的意义就是表示这部书“是非颇谬于圣人”,不会为当世人所了解,要“藏之名山,以待后世”。《焚书》和《续焚书》是诗文集性质,收集了他所写的书信、杂文、史论、诗歌等。书名是表示这部书必然要触犯时忌,遭到焚毁的命运。
对李贽的生平、著作、思想进行考证、研究的书籍和文章,先后有朱谦之写的《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容肇祖解放后改写的《李贽年谱》、叶国庆的《李贽先世考》、侯外庐、丘汉生的《李贽的进步思想》、在《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也辟有关于李贽的专章。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编第二章也专论李贽。冯友兰的《从李贽说起——中国哲学史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互相转化的一个例证》的文章也涉及李贽思想的某些方面。下面把这些书籍和文章中分析李贽思想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简单介绍。
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和它的阶级性
朱谦之、容肇祖、侯外庐等都认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他们从这个特殊历史背景去考察李贽思想的阶级性,认为李贽代表了市民阶级的思想意识,如同情商贾,主张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这些都反映出一种市民阶级的私有心理。但朱谦之认为,李贽还同时代表了小地主的思想,他是站在代表小地主意识形态的王阳明学派的旗帜之下的。侯外庐等则指出,李贽本人的行为和思想中也存在着封建思想和反封建思想的矛盾。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新与旧的斗争,又反映了新旧矛盾中新的为旧的所束缚的痛苦。
和上述看法不同,吕振羽认为李贽属于反映农民阶级一些思想情况和要求的“王学左派”——王艮派。他的学说在明末社会剧烈的矛盾斗争中,被地主阶级看作“洪水猛兽”般的邪说,却得到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他从农民阶级的立场上给予了相承数千年的地主阶级学说——儒学以严厉打击。
李贽和王阳明学派、佛
学及其他学派的关系
朱谦之和容肇祖都肯定李贽受了王阳明学派特别是受了王阳明学派的左派——王艮派以及佛学的影响。朱谦之认为,李贽站在代表小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王阳明学派的旗帜之下,与代表大地主阶级意识的朱熹学派对立。王学左派的人物则具有市民性的思想和气概。容肇祖认为,李贽从王阳明和佛教主要是接受了人人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以及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平等思想,而常常能够摆脱王阳明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
侯外庐等认为,李贽主要是继承王艮所创立的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泰州学派是一个假王阳明学派。王阳明学派和泰州学派都受了佛老思想的影响,但王阳明吸收了佛学的宗教内容,李贽则没有受佛老思想束缚,他和王阳明有根本区别。李贽还批判地继承了诸子百家的古代传统。
冯友兰认为,泰州学派是王阳明学派的一个分支,李贽和这派人有很多来往。李贽的思想只是表面上和王阳明类似,实际上是互相对立的。王阳明的思想是反动的,李贽的思想是进步的。
李贽的社会政治思
想和道德学说
这方面大家的意见大致相同。朱谦之着重指出李贽的自由平等思想带有革命性,指出李贽提出了历史真理的进化观,注重实学实用,对封建专制、封建剥削、封建道德作了批判。容肇祖着重指出李贽能够打破封建伦理道德,有许多接近人民的见解,反对儒者和道学家“刻舟求剑”,不知变通,反对程、朱把“理”和“欲”对立,以自己的主观意见为“理”,有实事求是精神,能用自发的辩证观和唯物主义去讨论社会和历史问题。侯外庐等则着重指出李贽在道德论的范围内充满了平等自由和尊重个性的精神,这种思想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战斗意义;他的著作打击了儒教和道学家的特权地位,嘲笑了儒家经典和儒学圣贤,对道学家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在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反对了传统的地主阶级偏见。
李贽的哲学思想
朱谦之认为,李贽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企图调和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二元论,在他受传统哲学影响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当他承认“气”为天地万物根本时,他的唯心主义之中又包含了唯物主义的方向。
容肇祖认为,李贽早年就有反宗教、反道学的无神论、素朴唯物主义倾向,后来受了王阳明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把他的素朴唯物主义给掩盖住了,所以表现得有些不大清楚。他的思想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成分都有,但没有清晰地提出二元论。
侯外庐等认为,李贽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积极因素,就隐藏在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论中。他的世界观的消极方面是受了禅学的影响,幻想着一个玄妙的“彼岸”,以求心理上的超脱或解救。他的著作中的许多神秘主义论点,是禅宗思想的直接抄本。
冯友兰认为,李贽的自然观基本上没有跳出唯心主义体系,没有摆脱王阳明的影响。但他的进步的社会思想影响了他的自然观,使之具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这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化的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