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芦沟桥纪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6
第6版()
专栏:

芦沟桥纪游
闻国铨
在这遍地郁葱生意盎然的大好季节里,我访问了芦沟桥。芦沟桥在北京西南十二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居民很多的大村镇,四周有一堵坚固的砖墙围绕着,从北京到周口店的公路,东西横贯其中。在这村镇的西门外不远,有一座十一洞的大石桥,平坦直卧地东西跨在永定河上,这就是芦沟桥。建桥以前,这地方是南北交通必经的一个重要渡口。
到了金代,才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根据金史记载,桥工开始于1189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完成于公元1192年,即金章宗明昌三年。以开工之年计算,距今年已有七百七十二年了。它是北京最古老的大石桥。这座石桥,在明朝中叶、末叶和清初曾经多次重修,甚至重建,桥名本叫广利,因永定河在宋、辽、金、元、明各朝,叫做芦沟河(公元1698年即清康熙三十七年,才改叫永定河)。到了元朝,就把这座跨在芦沟河上的广利桥,改叫芦沟桥了。芦,是黑的意思,因芦沟桥含泥沙甚多,水色重浊,因此,叫它芦沟河,也有叫它黑河、浑河或小黄河的。
石桥栏杆的顶端,各雕有石狮子一枚,分列桥的两旁,数目很多,当地人有“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明代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中记载:“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据实地调查,桥南有石狮子一百四十枚,北边有一百四十一枚,南北两个相对,共有一百四十对(北边东端多一枚)。在有的大石狮子的足部或腹部,也有一枚或两枚小石狮子,因此,石狮子的数目,显得更多了。
至于石雕的技术,确如《长安客话》中所说:“形状奇巧”,“情态各异”,足见当时石雕艺术水平的精湛。现存的石狮子,从形制和雕工看来,有一些是比较古老的,也有一些是后来添上去的。
曾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也在这里,清朝弘历所写的“芦沟晓月”的石碑,迄今仍屹立在芦沟石桥的东端。
石桥之东,有一巍峨而坚固的砖城。城建于公元1637年即明崇祯十年。城名本叫拱北,清初改为拱柱。这个地方,历来都被看作京畿的重镇,南北交通的咽喉。清朝复灭以后,本来设在北京城内的宛平县治,也迁到了这里。因此,这个城也就叫做宛平县城了。
公元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中国驻军进攻,炮击宛平县城,就在这里。当时人民损失极大,破屋残垣,到处都是。而今芦沟桥,早已成立人民公社。从广安门坐汽车,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向西南奔驰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图案般的菜畦。在一望无垠的整洁的菜畦中间,呈现出一片片繁花如锦的菜花。
芦沟石桥,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古老的桥身加固了;不平的桥面,铺上混凝土;几座乾隆时代的石碑,和1958年北京市文化局立的石碑,也都是灿然一新。这座古老的大石桥,现在变得更雄伟、坚固。解放前,永定河汹涌澎湃的河水,从西北山口出来,挟着大量泥沙,就像野马一般奔向下游,常常泛滥,给人民带来无数次的灾害。解放后,在河的上游,建了一座大水库,又建了一座引河入城的拦河大闸。这样,一部分河水被留在水库里,当作鱼类的宫殿;一部分河水,被引到北京,用它发电,也用它美化城里的风光;剩下的河水,变成了一条细流,平稳地从桥下缓缓流过去。河的东岸,还挖了一条小渠,用它灌溉。古老的芦沟桥,变得格外年轻了。(附图片)
芦沟桥 宣文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