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陕西力争减少小麦遭受阴雨为害 四川受灾区积极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8
第2版()
专栏:

陕西力争减少小麦遭受阴雨为害
四川受灾区积极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据新华社讯 陕西出产小麦的关中平原和陕南、陕北部分山区的农村人民,正在与阴雨作斗争,加紧小麦脱粒工作,争取尽快结束夏收。
今年陕西地区的小麦,一般都比较往年收割得好。但是,正当平川地区把小麦拉运到场、部分地区开始碾打、而山区和丘陵地区正在收割的时候,各地普遍遇到阴雨,一般地区阴雨时间都在二十天以上。连绵阴雨推迟了小麦脱粒工作,一般地比往年推迟了半个多月,有些地方推迟的时间还更长一些。
广大群众根据霪雨期间时雨时风、时下时停的情况,想出了许多和阴雨作斗争的办法。例如,没有收割的麦子,就趁雨停时收运回来;有些来不及运走的小麦,组织社员剪下麦穗,烘干脱粒;场上的麦堆由平顶改为尖顶,减少渗透;已灌水的大麦堆,及时分为小圆麦堆,揭掉湿顶,盖上麦草。在麦堆周围筑梁阻水,在场地疏沟排水。雨停时,发动社员翻晾积压的湿麦,在麦堆上掏洞通风散热,防止小麦受热发霉发芽。对已碾出还没有扬的麦子,发动群众用土风车扇扬收藏。
经过广大群众的努力,霪雨带来的损失减少了;但是因为雨量过大,阴雨时间过久,一般地区仍然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损失。
本报成都17日电 四川省发生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地区的广大群众,正在进行生产救灾,力争缩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绵阳专区的德阳、绵竹等九个县,当洪水刚消退,社员们就开始了恢复生产的活动,仅两天时间,就排涝五十多万亩,改种补种和扶苗洗苗五十多万亩。旱情尚在发展的江津、涪陵、万县等专区的许多生产队。正在发动群众总结抗旱斗争的经验,因地制宜扩大了耐旱、晚熟作物的种植面积。西充县今年旱地作物的红薯面积就比去年扩大了15%左右。许多地方还组织城市劳力下乡支援农村人民公社开展生产救灾。井研、夹江、犍为、仁寿等县,最近就组织了一万多职工、师生、居民,带着农具、肥料,到受灾社、队帮助社员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