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福建大小水库山塘放水抗旱 开挖斗渠毛渠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抗旱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8
第2版()
专栏:

福建大小水库山塘放水抗旱
开挖斗渠毛渠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抗旱能力
本报福州17日电 福建省一批规模较大的水库和一批渠道、山塘、堤坝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抗旱中发挥了威力。目前,晋江、闽侯、龙溪等专区的大、中型水库,都在放水灌田,使这些地区大片受旱的水稻、花生和大豆等夏收作物及时得到灌溉,许多田在旱情延续的情况下,适时栽上单季晚稻晚番薯等作物。
公社成立以来,福建省兴修了大批小型和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并由国家投资兴建起一批永久性蓄水的重点工程,这些水利基本建设,对减轻水、旱灾害,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起了一定作用,特别在沿海部分地区,已初步改变了易旱的面貌。不少地区自去冬今春以来,又领导群众整修渠道,加固堤坝,并按“花工少、收效大”的原则,开挖了一批斗渠、毛渠,和原有水利工程的渠系联接,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连江县的水库、山塘增挖渠道后,提高了灌溉能力。使四万多亩受旱农田及时得到灌溉。
许多地区抗旱、养护和修整水利工程中,有力地显示了公社制度的优越性。晋江县安海公社西门大队湖池生产队由于组织了一批劳力抢修6月间被洪水冲毁的小型水利工程,有七十多亩高坡地虽缺水受旱,而无力引水灌溉。公社就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梧山、庵前两个大队和他们协作,抽调劳力开挖了一条两公里长的渠道,使湖池生产队的坡地适时得到灌溉,栽插了晚番薯等作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