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争取自卫战争中穿衣自给 各解放区大力发展民间纺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0-22
第2版()
专栏:

  争取自卫战争中穿衣自给
各解放区大力发展民间纺织
【新华社延安十八日电】综合各地报导,争取穿衣自给的解放区民军纺织业,已具相当规模。在晋冀鲁豫区熟练纺妇达三百万人,年产布五千余万斤,除自给外,尚有大量布匹输出至河北、山东及其他国民党统治区之县市。其中如冀南武邑、曲周一带花布畅销于平津市场。晋察冀边区则除去年新解放之热河及察哈尔外,冀中、冀晋两区布匹,已能大量输出。冀晋三分区行唐、平山等六县,目前民间纺车有二十二万余辆,织机有万余架,已超过抗战前水平。胶东现有纺织机二十七万余架,文登、荣成等五县,有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妇女从事纺织生产。华中方面,据苏皖五分区(盐阜区)的材料,民间纺车近二十万辆,织机八仟七百余架。非产棉区的晋绥解放区,经民主政府提倡扶植,纺织在部分地区获得很大成绩,兴县七百六十八个村,进行家庭纺织的即有七五七个村,今年上半年,织布一百二十万丈,可供全县半数人口穿用。
各地民间纺织业之发展,已使解放区农村生活发生重大影响,晋察冀满城北台、鱼村,一年来纺织收入三倍于该村全年农业收入。冀晋区唐县大雨村,因纺织发展,使农民以更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今春每亩地价已涨至六万元,而邻近非产布区之砖路村,每亩只二万余元。各地不断涌现出借纺织发家致富的新农民,冀中高阳李家庄外出逃亡三年之贫农张金玉,从去年回家,冬天开始织布,现在已买进土地二十三亩,房屋一所。战时乞食度日的张振武与人合作织布半年,获利十万元,购置水田十亩,骡子一头,已成丰衣足食之农民,妇女在农村及家庭中被歧视虐待的历史悲运,已为纺织生产之发展而无形中逐渐消除。平汉路定县城东市庄的青年妇女梅树,今春织布收入二万余元,籴了十几口袋粮食,等于她丈夫全年农业生产收获的一半。农民金贵和去冬全家的棉衣口粮和今夏单衣,大半均得力于他媳妇的辛勤纺织。妇女们已经感到“坐在树荫下等着男人拿吃的来,地位一辈子也别想提高,要是能纺织,能下地,男人们不用说轻视,还得敬着点呢”。
各地经验证明:农村合作社的统一供销与组织领导,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纺自织,是促进民间纺织业发展的最好办法。据鲁南九个县材料,这种合作社已发展至三仟一百余处。大膊庄子合作社,民间纺织妇女,已成为基本社员。山东临沂城去年十月成立了生产推进社,该县有纺户一仟八百余户,一年来群众通过合作社所得纺织利润达一百二十余万元。晋察冀满城北台鱼村的纺织,即系采取家庭经营方式,由合作社统一供销与指导技术,该村布匹已独创耕牛商标。七月中,易县某布商,一次即预订该村三百万元之多。另据晋冀鲁豫一个区的材料,全区共植棉八百五十万亩,最少可产棉二万万五仟余万斤。晋察冀之的中,今年植棉三百万亩。冀晋区之十县亦达四十万亩。以每亩收花三十斤计,亦在一万万斤以上,仅此两区新棉,即已给华北解放区今后纺织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