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自愿互利 共同受益 抗旱保苗 华容七个公社合力拦河灌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9
第1版()
专栏:

自愿互利 共同受益 抗旱保苗
华容七个公社合力拦河灌田
据新华社讯 湖南华容县七个人民公社,联合拦河堵坝,抗旱保苗,使六万亩受旱稻田得到了灌溉,其中有四万亩田得到自流灌溉。
位于洞庭湖滨的华容县,6月份以来,许多地方呈现旱象,沿长江支流华容河两岸的三崶、潘家、胜峰、护城、万廋、终南、新河等七个公社,有六万亩稻田脱水,旱情严重。许多干部社员要求运用人多力量大的威力,联合堵河蓄水灌田。华容县领导部门和有关公社的管委会,派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这是解决水源、节省抗旱劳力、战胜干旱的好办法。于是,立即召开了这七个公社的干部会议,进行具体研究。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在潘家渡拦河堵坝,腰斩华容河,截住长江流注洞庭湖的水路,引江水灌田。并通过充分协商,本着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的原则,将堵坝工程的土方任务、出动劳力和筹集工具器材等任务,按受益程度,进行了合理分配。还成立了堵坝指挥所,由县长曹文彬负责。群众对拦河堵坝的决定非常拥护,七个公社参加堵坝的一千多干部和社员,以大队为单位组成了四十八个劳动小组,开展了社与社、组与组之间的劳动竞赛。同时,各组都坚持了当日评工记分的制度。为了保护劳力健康,工地还采取了防暑措施,社员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只四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一万三千四百多土方任务,在潘家渡河面上筑了一座长达三百八十米的堤坝,使华容河水位由原来的二十七米提高到三十一点六米,保证了沿河两岸八十八个剅口(一种由河里通往田间的涵洞)的开放,解决了七个公社近十万亩稻田的抗旱水源问题。
现在,社员们正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坚持抗旱保苗的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