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为了消费者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9
第2版()
专栏:

为了消费者需要
一套新鞋楦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北京中山公园热闹的茶园里,北京崇文皮鞋厂技术员张玉昆泡了一壶茶,一边喝,一边却专注地注视着过往游人鞋子的式样。忽然听到有人谈论:“鞋样子倒不错,就是有点夹脚。”他应声望去,见说话的人已经把鞋脱放在一边了。仔细打量这双鞋,同自己厂生产的肥瘦差不多,他心想:“是不是这个人的脚太肥呢?”从此以后,张玉昆不仅注意鞋子的式样,还研究起人们的脚型来。
崇文皮鞋厂派出去了解群众要求的另一技术员,也听到了类似的意见。厂里经过认真研究,决定试改一套肥型鞋楦。
他们首先测画了厂内十几个男同志的肥脚型,根据这些脚型改制了一套鞋楦。新鞋制成以后,经过试穿和一个时期的考核、修改,才定案。
在这个厂今年生产的五种男凉鞋中,出现了一批比较美观的肥型鞋,满足了一部分顾客的要求。(附图片)
(苗 地 插图)
设计人员下乡
一天,休息时间,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突然热闹起来,一些人在公社办事处摆起一个货摊,展出十多种床单,吸引了许多社员。
“你瞧,这彩花床单多好看。”一个社员指着一种中间印着大花,周围有许多小花的床单说。另一位插嘴说:“多生产些农产品花色的,菜花、水果印在床单上我们爱看,同时也要有些素的。”在这个摊子的另一头,一群妇女拿着几幅床单在比划着,她们对这些床单的花色倒还满意,可是嫌小了。“床单宽一些铺炕才合适。”社员们一边看一边提意见。摆摊的人认真倾听意见,听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个清楚。
他们是北京市纺织工业局新成立的产品设计研究所和火星毛巾厂、大华衬衫厂、北京染整公司等单位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他们一行十九人带着本单位新设计和试制的产品,到工厂、农村、学校和商店,广泛征求意见。现在他们正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修改设计。
新售货员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帽组来了一位新售货员。当顾客看帽或者试戴时,他就像关心亲人和老朋友似地左看看右瞧瞧,热心帮助挑选。最后不管顾客买不买,他都请提些意见,特别对北京制帽厂的产品。
一天,有位妇女领着一个男孩向柜台走来。这个新售货员立即迎过去接待。经过几次挑选,最后她选中了一顶荷叶花帽。
“这个好吗?”女顾客高兴地问她身旁的孩子,孩子连声说:“好,这个好看。”可是一试小了。
“请换大一号的。”
“没有。”售货员说完这句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因为北京制帽厂生产的荷叶花帽,每种颜色只有一种号头。售货员看顾客有些扫兴,赶忙说:“同志,过两天你再来看看。”
果然在三天以后,这位母亲买到了一顶花色称心、号头合适的荷叶花帽。
原来这位售货员就是北京制帽厂派出的质量检验员。工厂负责人听到他的汇报以后,立即把过去生产的独色独号的荷叶花帽改为一色多号。新华社记者 周鸿书 徐人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