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加强受涝作物田间管理补种改种晚秋作物 徐淮地区灾后积极恢复生产 镇江专区翻水引水节约用水持续抗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9
第3版()
专栏:

加强受涝作物田间管理补种改种晚秋作物
徐淮地区灾后积极恢复生产
镇江专区翻水引水节约用水持续抗旱
本报南京18日电 遭到严重雨涝灾害的江苏徐淮地区农田积水大部排除后,正加强作物的田间管理,促使恢复生机;对作物遭到严重损伤的田,也正在补种改种晚秋作物,力争减少受涝损失。
7月初,徐州、淮阴两个专区有十二个县市暴雨成灾。新沂、邳县、东海、沭阳、灌云等县,受涝面积一度达到耕地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晚秋作物大部分被水淹没,中秋作物很多倒伏;其余各县受涝面积也占到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左右。受涝后,有关地区迅速组织力量,排涝抢救,现在凡能排除的积水,已基本排出,可以抢救的中秋作物已抢救了大部分,晚秋作物也已抢救出一部分,此外还补种和改种了一百多万亩晚秋作物。
在抗御雨涝灾害中,许多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措施。灌云县的许多生产队,根据受涝作物种类和地势高低、出水河道多少等情况,分别采取了挖沟理墒、围田戽水的办法,较快地排除了农田涝害。同时对受涝较轻、退水较快的作物,进行了加工追肥;对受涝虽轻但退水较迟的作物,特别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力争不损失或少损失;对受涝严重的土地,分别改种了山芋绿豆或其他杂豆。
在排涝抗灾斗争中,许多没有受灾或者受灾较轻的社队,发扬了协作精神,腾出部分种子和工具,支援了受重灾的社队。邳县合沟公社马场生产大队这次受涝较重,有五百亩作物需要改种水稻,但改种缺乏畜力。合沟、小河等十四个大队,就根据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共抽出五十犋牲畜,前来支援,现在马场大队的水稻已全部种好。
有些地区暴雨成灾后又接连阴雨,原来的积水排出后又重新积水;有些地区排涝改种感到人力、畜力和种子不足,现在,这些地区的生产队正依靠群众和各种困难作斗争,力争抗灾斗争的胜利。
本报南京18日电 江苏镇江专区已和干旱作了一个月斗争的干部、群众,正继续翻水引水、节约用水,力争稻田旱谷少受旱。
6月中旬以来,镇江专区除武进、金坛等东部地区曾下雷阵雨外,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下雨,丘陵山区和高亢地区旱情日趋严重;平原圩区农作物用水量也大大增加。
在旱象出现后,镇江专区各级领导部门加强了对抗旱工作的领导。地委组织了八个工作组,分赴八个县市,帮助组织群众抗旱;镇江、丹阳、溧阳、句容等县市领导部门还抽调干部和职工到旱情严重的公社、大队,帮助抗旱。
许多地区的干部通过和群众商量,找到了多种的抗旱办法。溧水县从上到下通过总结近几年来的抗旱经验,确定兴修一部分花工少、收益大的引水渠,从石臼湖、外河、大塘坝引水灌溉。现在全县各社队已共修好七条较大的引水渠,引水灌溉了五万多亩耕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