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美国第五个回合的失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0
第5版()
专栏:

美国第五个回合的失败 新华社特派记者 言彪
扩大的日内瓦会议在进入了第三个月以后,今天克服了美国的又一阻挠,决定开始实质性谈判。
像莱蒙湖畔不可捉摸的天气一样,此间的政治行情也是涨落不定。星期一(17日)晚上“记者之家”盛传两主席已经就程序问题达成协议,将在星期二(18日)下午全体会议上宣布。到了18日中午,突然又宣布下午的会议取消了。据悉,这是由于西方在最后一分钟还有些“意见”。最后,两主席终于在18日晚上就程序问题达成了协议:会议将转入实质性谈判,首先讨论尊重老挝的独立和中立问题,然后讨论国际监督问题。
两周来激烈的程序之争至此结束。为了打开会议僵局,陈毅外长曾经在7月3日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主张会议转入实质性谈判,首先讨论保证尊重老挝的独立和中立问题。由于美国的无理反对,会议被迫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了这一场程序的争论。人们把这叫做“把马放在车前面还是把车放在马前面”的争论。今天的协议算是作了结论,证明只有“把马放在前面”会议才能前进。像美国那样把车放在马前面,会议就寸步难行。
美国终于再次不得不从自己铺砌的高台阶上爬了下来。它在这两周来的捣乱中究竟得失如何呢?不妨给它算一笔账。首先,经过这场辩论,美国反对老挝独立和中立的面目进一步大白于天下。为了反对讨论尊重老挝独立和中立问题,美国代表斯提夫斯在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这一天,不惜把祖宗牌位摔在地下,说美国独立宣言本身是“毫无意义”的。这件事将作为美国反对各国人民独立的决心书而载入历史纪录。
这次辩论还表明,美国是失道寡助的。不仅苏联、越南民主共和国、波兰和老挝爱国战线党积极支持陈毅外长的建议,老挝王国政府的代表以及印度、缅甸的代表也都主张首先讨论尊重老挝独立和中立问题。连美国的盟友英国和法国也不肯积极为美国撑腰。
恐怕再没有比美国代表团发言人的话能够更好地总结美国的得失了。在上星期五(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这位发言人,几周以来,美国是否在它用来阻挠会议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国际委员会“技术装备”问题上或者在其它问题上得到任何“满意的东西”?这位发言人苦笑着回答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停了一下又说,美国所满意的是,一些国家仍然坚持“技术装备”问题是最优先的。它们是泰国、南越、加拿大,“还有我们自己”。好了,参加会议的有十四个国家,其中只有三个站在美国一边。而这就是唯一使美国“满意”的东西。美国在这场斗争中有没有讨到便宜?是“众望所归”,还是孤家寡人呢?这难道还需要任何评论吗?
对于美国阻挠会议的作法,甚至这里的某些美国记者,有时也流露出不满。在美国代表团上星期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开始前,一个美国记者大声说,“大概又是‘有效停火’、‘技术装备’!明明在老挝存在着停火,还总是背诵这一套,有什么意思!”
另一位西方记者打趣说,“5月、6月、7月……美国要闹到什么时候为止呢?难道不要我们回家过圣诞节吗?再闹下去,我们要组织‘圣诞节回家运动’了。”美国在日内瓦闹得“怨声载道”,由此可见一斑。
两周来程序斗争的结局,是日内瓦会议两个月来美国在第五个回合斗争中的失败。
第一个回合的斗争,是关于会议究竟开不开得成的斗争。腊斯克借口“有效停火”和老挝代表权问题,使会议迟开了四天。但是,结果是美国输了。腊斯克终于不得不在老挝合法政府和老挝爱国战线党代表的对面坐了下来。美国报纸把这叫做“程序上的投降。”
会议开始一般性发言了。社会主义国家、老挝政府和人民的代表,高举老挝独立、中立、和平的大旗。苏联提出了具体方案。陈毅外长提出了著名的五点原则。美国腊斯克也打起了国际托管老挝的破旗。这面旗子一打出来,立即在会上受到了普遍的反对。于是,美国方案难产。美国只好把它的法国盟友拖下水,替它提出以国际托管为内容的法国方案,自己却坐在被告席上装“哑吧”。
第三个回合是围绕着所谓“帕东事件”的斗争。美国一面叫嚷“有效停火”,一面却在老挝解放区后方空投土匪和美国军事人员。当老挝爱国军队对这种挑衅坚决镇压时,美国就在日内瓦大叫大闹,借故逃会。这次斗争的结果只证明了一点:美国自己是停火破坏者。最后,美国不得不在会议桌上再次坐下来。
美国在军事上吃了亏,政治上蚀了本,“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次美国输得更惨。
老挝三亲王苏黎世会谈公报发表了。美国把这个老挝人自己的和平中立政策的纲领看作眼中钉。它一手阻挠老挝联合政府的组成,一手在日内瓦坚持国际托管方案,并使会议陷于僵持状态。在这一回合的斗争中,美、法方案的实质和美国在老挝的祸心,遭到了进一步系统的揭露。在陈毅外长6月26日发言以后,美国的论据实际上已经完全破产。
刚刚结束的第五回合斗争,实质上是前一回合斗争的继续。美国害怕讨论尊重老挝独立和中立问题,同它害怕老挝三亲王协议中关于独立和中立的纲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显然,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又不是美国。
分析一下美国每一次自己铺砌台阶然后又爬下台阶的几部曲,对于进一步认识这个纸老虎是有帮助的。举这次为例,美国大体上有以下几手:一曰“走到边缘”。斯提夫斯在会上大叫大闹;美国发言人在会外摇旗呐喊;美国宣传机器则散布会议“濒于破裂”的消息。真是“乌云压城城欲摧”。二曰“栽赃”。美国报纸和通讯社接着大事宣传社会主义国家“阻挠会议进展”,应对会议僵局“负责”。三曰“转舱”。眼看拖加压力无效,便开始打退堂鼓。美国发言人在会外开始说什么“将会找到程序问题的解决办法”,接着又表示美国一向准备“不抱成见地”考虑程序问题。四曰“精神胜利”。美国发言人在上星期五(14日)说,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承认中立与监督的关系”,“态度不像过去那样僵硬”了。似乎是中国不得不改变了态度。其实,陈毅外长在7月3日的发言中就已经指出,就保证尊重老挝独立和中立问题达成了协议,会议将具有更有利的条件来对监督问题进行有成效的讨论。五曰“埋下制造新困难的种子”。同一位美国发言人在同一天说,美国今后将继续要求“满意地解决”国际委员会的“技术装备”问题。这就是说,美国今后可以随时借此阻挠会议的进展。
日内瓦经过连日阴雨之后,昨天上午刚刚放晴,下午又来了一阵雨。人们关心,扩大的日内瓦会议是不是会像日内瓦的天气一样,刚刚出现一线转机,又遭到美国的新的阻挠呢?
腊斯克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说,不能把老挝“一笔勾销”。这是什么意思呢?美联社14日从华盛顿发出的一条消息说,美国官员认为,“尽管同共产党人达成任何协议的希望已经遭到挫折”,但是美国仍然有两个理由继续参加会议:第一是“还没有放弃一切希望”;第二是老挝停火已经相当有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此间观察家认为,这些话表明美国还不打算把它的干涉老挝的计划“一笔勾销”。美国一面散布空气说会议达不成协议,一面又不敢使会议破裂。它可能仍然把会议看作一个喘息机会,以便进一步玩弄政治阴谋和准备军事冒险。
来自老挝的最新消息说,沙湾拿吉集团的首脑诺萨万已经从他的老巢老挝南部地区“巡视”后回到万象,他此行究竟干了些什么勾当,迄未透露。同时,由于叛方的阻挠,纳门会谈继续陷于停顿。正当人们希望行将到来的三亲王第二次会谈将就组成联合政府问题达成协议的时候,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老挝叛乱集团却在考虑,如果会谈达不成协议的话采取什么措施。这条消息还说,这个集团考虑的措施包括老挝“分治”或由老挝国王来“管理国家”。
华盛顿《明星晚报》又在15日对组成老挝联合政府的前景散布悲观论调,并且鼓动沙湾拿吉集团“有力地”反对组成以梭发那·富马亲王为首的、包括三种力量的联合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在《纽约时报》6月21日发表社论鼓吹老挝“分治”以后,最近美国的宣传机器又大谈起“分治”来。美国《记者》杂志7月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鼓吹“分治”老挝“可能证明是我们能够合理希望的最好办法”。
正当日内瓦会议即将进入实质性谈判的时候,人们正在密切注视着美国下一步将怎样走。 (日内瓦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