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英国和法国为何一筹莫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0
第5版()
专栏:日内瓦通讯

英国和法国为何一筹莫展? 本报记者
在日内瓦会场内外,人们看到,在美国外交陷入深重危机的同时,英国和法国在外交上也一筹莫展。
英国是日内瓦会议的两主席之一。然而,在过去两个多月里,英国代表在未得到他的美国盟友点头之前,几乎不敢答应任何事情。7月初,会议两主席苏联和英国代表,在同老挝国际委员会成员国代表磋商后,本来已经就委员会从老挝各方取得交通工具的问题达成协议。在会议两主席给国际委员会的信件发出前最后一分钟,加拿大在美国支持下翻案,英国马上就拒绝再发出信件,并改口声称这个问题还“未获协议”。美国及其追随者至今还在这个问题上吵闹不休。
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戏剧性场面,出现在6月12日的会议上。那时,英国外交大臣霍姆在去华盛顿访问的前夕,来日内瓦主持了一次会议。美国代表哈里曼来到会场,先找霍姆密谈片刻。霍姆宣布开会后,首先就让哈里曼违反会议程序发言。接着,泰国代表又要抢先发言。霍姆自然知道这个代表的来头,一再苦苦劝解以至可以说是哀求泰国代表不要这样捣乱,以免使主席过分为难。但是,泰国代表置之不理,坚持继续讲下去。霍姆不得不击木槌,打断泰国代表发言。而当霍姆一看到哈里曼举手要求发言来支持泰国时,便又无可奈何地让泰国代表继续讲下去。霍姆拿起木槌,望着对面的哈里曼,几度欲击而未击。
多少年来,英国统治集团一直是以“最富有传统外交经验”自夸的。而现在,这位英国的外交大臣,却在会议上苦笑着连连说:“我担任主席很为难”,“我真希望今天不是我当主席”。比起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艾登来,今日的英国代表在同美国交往上,甚至又远远不如了。
法国最近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表现,也是耐人寻味的。5月间法国在会议上提出第一个关于老挝中立宣言的方案后,法国报纸曾经传出,由于遭到美国代表团的反对,法国第二个关于国际监督的方案准备收起来,不再提出。法国代表团发言人也一度否认过法国还要提出第二个方案。但是,在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法国后不久,法国在会议上提出了第二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的内容却就是腊斯克国际托管老挝“纲要”的翻版。法国这样的方案遭到强烈谴责以后,法国代表团人士又曾经私下竭力解释它的态度不会是固定不变的。而在美国对法国方案提出补充条款,来进一步加强这个国际托管计划以后,法国代表只是说要“详细研究”美国的补充条款,而迄今一直没有表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
从最近一个时期来法国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没精打彩的表情和讲话中,也真是很难找到戴高乐政府在1958年上台后同美国大闹别扭的那股劲头了。
英国和法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这种种软弱表现,自然并非偶然,而是同英国和法国的整个境况密切有关。
最近以来,英国国内在进行着一场是否加入西欧“共同市场”的大争论。人们记得,英国政府曾经是断然拒绝加入目前形式的“共同市场”,并且另组“自由贸易区”来抗衡的,而现在却要改变初衷了。问题的实质在于,由西德和法国控制的“共同市场”的力量正在增长,咄咄逼人,已经达到使英国感到不加入“共同市场”便难于抵挡竞争的地步。但是,英国要加入“共同市场”,同样面对严重的问题。几个英国大臣分赴英联邦国家磋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一些国家都强烈反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英国统治集团,以至执政的保守党内,都在这个问题上陷于分裂。
英国经济最近进一步显著恶化。英国《观察家报》7月9日指出,“现在已经十分明显,英国正在走向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工业生产停滞,出口不振,来自对外投资和航运等方面的“无形收入”又急剧下降,国际支付逆差增长。英国黄金及硬币储备在6月份连续第五个月下跌,自今年2月以来已共丧失一亿五千三百万英镑,6月底总额减到九亿九千万英镑。而一般认为,十亿英镑储备是英国的最低安全线。7月初,英镑对美元比值,又一度下跌到1957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7月13日对保守党议员说,英国经济正进入“一个困难的阶段”,“我承认我十分为难”。财政大臣劳埃德15日说,英国政府准备采取一些措施来应付经济危机,“不管这些措施是如何不得人心或者出乎人们的意料”。16日的《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英国政府认为,英国正处于战后“最严重的支付平衡危机之中”,“这个国家从未经历过连续两年这样严重的外汇缺乏”,英镑正面临着贬值的危机。
英国报纸以显著地位刊出消息说,英镑地位目前正依靠美元来支持。这样,美国山鹰勒住了衰老的英国狮子的脖子。
不久前,劳埃德说,英国不能“毫不考虑它的资源而花钱”,不能企图“做得太多”,必须削减政府开支,削减海外军事及经济开支。但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殖民阵地,英国仍然是不顾这一切的。最近,英国又大肆调兵遣将,去占领科威特。美国当局宣布支持英国这一行动,当然,英国是不会不为此付出交换的代价的。
这些日子,伦敦城的报纸一面议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重困境,肯尼迪政府无力进行“领导”,一面还是相当重视来自大西洋彼岸对英国的责难。报纸上不断刊出这样的消息:美国高级官员对英国在参加“共同市场”上迟疑不决表示“恼怒”;华盛顿指责英国在东南亚地区支持美国不力,“一些人已经怀疑联盟的可靠性”等等。看来,虽然华盛顿已在危机阴影的笼罩之下,从那里传出的咳嗽声,今日还是能够震动伦敦白厅的窗户的。
法国的戴高乐政府,如7月10日《纽约时报》所指出,也面临着“一个漫长的充满搏斗和危机的炎夏”,面临着“一系列曲折而复杂的问题”。
戴高乐是在法国统治集团在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里打得焦头烂额的背景下登台的。三年来,戴高乐军事镇压和政治欺骗双管齐下的做法,也并没有能够改变法国殖民者在阿尔及利亚泥坑中愈陷愈深的境遇。法国政府在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谈判中,仍然拒绝承认阿尔及利亚的主权和完全独立。戴高乐新近提出分治的办法,结果更加在阿尔及利亚燃点起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火焰,在阿尔及利亚全境举行了总罢工和示威。
在法国国内,一个多月来,声势浩大的农民斗争遍及全国各地,农民“处于骚动之中”。
阿尔及利亚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内群众运动又蓬勃兴起,使得戴高乐在法国政界中的威信下降。英国报纸形容,甚至在戴高乐的信徒中也开始进行“喧嚣的反抗”,对戴高乐的独裁统治公开表示不满。7月6日,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沙邦·戴尔马在议会中说,议会将不满足于做通过政府倡议的法律的一个橡皮图章。这时,从左翼到右翼的大多数议员都热烈鼓掌。
戴高乐在7月12日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第二天各种倾向的法国报纸纷纷加以指责:这是戴高乐“任职以来最坏的一次演说”(《人民报》),戴高乐把若干阴影“掩藏起来”(《战斗报》),戴高乐无视人们的不满(《世界报》),戴高乐应遵循宪法(《费加罗报》)……。7月16日英国《观察家报》指出,这是戴高乐“从1958年重新上台以来从未有过的坏纪录”。
7月10日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概述法国当前的政治风向说:“愤怒是普遍而深刻的。农民在骚动中,要求执行新的农业计划。工人们要求提高工资。部队的士气低落。政治家们感到无能为力。甚至学生们由于大学考试评分马虎而怒骂不止。所有的责骂都指向一个人:总统戴高乐。”
戴高乐要从外面寻求支持。7月10日在巴黎出版的《纽约先驱论坛报》欧洲版,以头栏地位刊载一篇报道说,在肯尼迪访问法国以后,法美关系有“显著改进”,戴高乐同肯尼迪“在制订政策方面更加密切协和”,而在法美间分歧的问题上“降低了调子”。这家报纸指出,这种景象同两个半月前法国高级官员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尔及利亚策动军事叛乱、挖法国墙脚的那种炽烈气氛,已大不相同。
扩大的日内瓦会议在讨论老挝问题。老挝,阿尔及利亚和科威特,异处三地,美国、英国和法国在这些地方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害考虑和打算,以至倾轧斗争。但是,无论如何,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是穿着殖民主义连裆裤的。今天,英国和法国这些老殖民主义者还想抱住美国新殖民主义盟友的佛脚,来竭力保持它们残留的殖民阵地。但是,要取代欧洲盟友地位的美国新殖民主义者是并不会真正给欧洲盟友帮忙的,而且,美国这个殖民主义的最后堡垒,也只是一尊泥菩萨,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汹涌浪潮的冲击中,自身不保。英国和法国统治集团的这种路线,又怎么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出路呢?
(日内瓦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