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逛旧书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1
第8版()
专栏:

逛旧书店
林遐
朋友问我:“你的娱乐是什么?”我回答他:“逛旧书店。”碰到不懂得其中乐趣的朋友,往往笑了起来。笑我的娱乐太单调,太枯燥。
其实不然。逛旧书店的乐趣可大着呐。
选一个休息的日子,口袋里带上点钱,就可以到旧书店消磨上半天时间。在那些书林里徜徉,在那些书海里载浮,运气好,碰上了一本你好久就渴望着、梦寐以求然而又求不到的书,那心里的高兴呐,只有在一个闹市里突然遇见了阔别好久的老朋友那份心情,才可能比拟。
譬如,这一个时期你正在研究美学,很想看看朱光潜在解放前那几本谈美学的书。一本一本的都买齐了,但就是缺少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本,你托过到北京的朋友,也托过到上海的朋友,但就是找不到;而在一个上午,你在这旧书店的书架子上,忽然找到了,那高兴是很难形容的。
又譬如,你在书架上忽然发现了一套绒面精装的《海上述林》。《海上述林》这套书你可能不需要了,因为你自己的书架上已经有了《瞿秋白文集》。但是,当书店里的同志向你介绍,这正是鲁迅先生在瞿秋白同志牺牲后,抱着病,花了很大精力来编印的那一套时,你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取下来,看它那名贵而又精致的装帧,看它那大方而又认真的编排。当你看的时候,你心里总是热呼呼的,使人感动的,是两颗伟大的心的跳动,是秋白同志那短暂的一生为党为人民做出的大量的工作,是鲁迅先生那种阶级感情的深挚,那种忘我地、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当然,这本书的定价可能是相当贵的,你也许不一定买回去。但是,就在你抚摩它、翻阅它,而思想上又联想到以上那些事情时,不是已经得到了很大收益了吗?
又譬如,在书架子上,你总会碰到不少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旧书,有延安印的、有重庆印的、有桂林印的、有东北印的、有香港印的……。这些书,由于年月久了,纸张又多数不好,有的破损了,有的字迹不清了,但是,这里很多书是你需要的。如果你是治现代文学史的,你就可以找到这些时期文艺问题上的争论,还可以找到现在已年老,那时候还年青的诗人们的诗集,还可以找到……,总之,对你是非常有用处就是了。而如果,你是一个富于感情,喜欢回忆的人,你还会想起很多事情来。譬如说,正是这一本书,启发了你的思想,使你背叛了原来出身的剥削阶级,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千里迢迢,奔向革命的圣地,抗日的摇篮——延安。又譬如说,正是这本书,像一位严峻的老师,有益的朋友,曾经督促过你,鞭策过你,使你步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即使是在战火纷飞,转战千里,背包要减小到最大程度的时候,你仍旧把它背在背上。又譬如,正是这本书,它通过了层层封锁,道道检查,最后终于从解放了的天地,到达你手里的时候(你那时正在黑暗的蒋管区),你是多么的高兴。就在收到这本书的晚上,你把门帘关得严严地,然后从晚上一直读到天亮,从里面听取真理的声音。这时候,这些摆在书架子上的一本一本的旧书,就不单纯是一本书了,它简直是童话里的专门牵惹人回忆的小银铃当了。这回忆是多甜蜜啊!
又譬如,书架上本来是一本现在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书,但它一下子刺痛了你的心。原来,这是一本讲真理的书,这是一本讲辩证法唯物论的书,这是一本讲怎样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劳动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书。这样的一本书,在现在是“平平常常”了;可是,在过去,在那黑暗的年代,这样的一本书要得到手并且传布它里面的真理,那可真不容易呐。为了这样的一本书,有的人坐监牢,有的人受审问,有的人竟至因此丧失掉性命,抛掷了头颅。是他们的血使真理的树长得更青,使真理的花开得更繁盛。当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又复在这旧书店里看到同样一本书时,自然会肃然起敬,自然会百感交集,而最后,自然会形成一股鞭策自己前进的无言的力量。
就是这样,不断地翻,不断地看,不断地想,往往半天时间还不够,若不是到了吃饭的时间或者书店关门的时间,总是忘记了回家的。我就是这样买来买去,把自己眼前需要的书竟买了有几成了,它们就放在我书桌后面的一个书架上,一伸手就可以够到。因为这些书离着自己这么近,所以有时候在休息时,也会浸沉于在旧书店所产生的那些缅想里。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书,简直成了每一个深夜都陪伴着我一同工作,一同休息,一同倾谈,一同回忆的莫逆友人了。
所以我说逛旧书店是我的娱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