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由外行变为内行 记初中毕业生王正珠参加农业生产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2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由外行变为内行
记初中毕业生王正珠参加农业生产的事迹
崔筱桐 董应南
汽车刚在万荣县王显公社贤胡生产大队的门口停下,从里面走来一位身着粗布衣裤、面孔黧黑的青年人。经人介绍,这就是我们要访问的闻名万荣县的“科学种田”的领导人、贤胡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王正珠。
王正珠是1951年暑期毕业的初中生。毕业后,他回到本村参加农业生产。从他回村到现在,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期间,他在党的教导之下,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学习老农经验,他已从农业生产的外行变为生产的内行。他领导的农业技术班所种的小麦、棉花、玉米等试验田,已成为推动全生产大队学习科学技术,改进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的核心。
王正珠能在农村里留下来,学会种田和领导农业生产,是有一番波折和斗争的。他刚回村参加生产的那年,讲种田,当然是个门外汉。可是,那时他没有认识到这点。在第一年,他就一心一意想搞试验,搞新技术。结果这年种的棉花苗稀,田间管理也不好,秋后棉花产量比一般农民种的都低。他父亲为了这事骂他:“你念了几天书,懂得多少东西,翅膀没硬就想飞啦!”
俗话说:“挨一拳得一着”。王正珠第一年种的棉花没有种好,但这件事倒促使他决心学会种田。他想,要搞新技术,就要先学会种田,先吃透地里的农活。从1952年起,王正珠先后担任了互助组组长、社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他感到责任重大,更要先学会农活。因此,他一面刻苦地学习农业科学知识,一面虚心地学习老农的生产经验,凡是有关生产的大事情,他都向老农领教。这次,我们访问了六位老农,一提到王正珠向老农学习的情况,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王正珠遇到生产上不懂的事情,拦住就问。”这点,正是王正珠由不懂到懂,由不会领导农业生产到会领导农业生产的开始。
禾鼠窝的启示
1956年为了做好秋耕工作,王正珠专门召开了一次老农座谈会。会上,有的老农根据本地多旱等特点,提出要深耕土地。老农阎昌彦问大家知不知道被禾鼠打了洞的地,当禾鼠迁走以后,庄稼为什么长得特别好?王正珠回答不上来。阎昌彦接着解释说:“因为禾鼠在地里打了洞,雨水从洞里灌进去,地里吸收的水多。咱们这里每年春季和夏初差不多都是天旱,七八月间才下大雨,地耕深了,多蓄些水,来年才能抗旱,有好收成。
老农阎昌彦的这番话,对王正珠很有启发,他很好地组织了畜力提前秋耕,把全部应该翻的地都深翻了一遍;从禾鼠洞的例子中,他更联想起老农李皮千以前向他说过的拦截洪水的事情。于是,一个拦洪灌田的念头,在他脑子里产生了。
提到拦洪,不能不说说贤胡的过去。贤胡地势较洼,十年中总有八年,每当七八月间山洪暴发,从村北、村南汹涌而下的两股洪水在贤胡碰头,然后流向毗邻的临猗县。因此,贤胡村的西头时常遭水淹,水土流失很严重,土地贫瘠,收成不好。
“驯服洪水!”在1956年整整一个冬季王正珠脑子里就萦绕着这个念头。这年冬天,他在村西,村北方圆十多里的地方,从东跑到西,从南走到北,忽而站在高处眺望,忽而爬在地下观察。这样翻来复去地跑了十多次。有一次,王正珠正在地里走来走去进行勘察的时候,被老农王玉春和王子玉看见。他们问他在干什么?王正珠就把利用洪水灌田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他们除赞扬他的主意外,还给他提出了补充和修改的建议。王玉春说,把洪水拦在村南,水大了没退路,会把村子淹了,应当设法把洪水拦在村北;王子玉给他提出了修堰筑堤的办法。这样一来,拦洪的地点和办法都有了,加上他自己的勘察所得,他就在家里废寝忘食的设计和绘起图来。在设计绘图过程中,遇到他记不起某一段地势的情况,不管是风天还是雪地,就再去观察,然后回来再绘。他用了许多个昼夜才把图绘好。
1957年2月,拦洪工程开始了。在兴修水渠、埝堤的工程中,王正珠从没离开工地,带领社员劳动,工程如期完工。工程用劳力很少,但受益非浅,第一年就浇灌了九百多亩土地。受益的土地,不仅增强了抗旱能力,还因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淤积物质,大大增强了肥力。第二年,小麦、棉花等都长得特别好,在贤胡村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大丰收。
从此,王正珠开始学会一个新的工作方法,这就是凡生产上比较大的事情,他就召开老农座谈会商议,把老农丰富的生产经验同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他将十几位有经验的老农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成为他领导生产的得力的“参谋”。
新的斗争
利用洪水浇地的理想实现了,王正珠就摸索着在耕作技术上进行一番革新。1957年夏天,村里回来了三个中学生和三个高小生。当时,上级党委号召要妥善安排回乡学生的劳动和学习。王正珠便和他们开了个会,鼓励他们把学得的文化知识用到生产中去,摸索着革新当地的耕作技术。后来,经过大家商议,就以他们为基础,成立了一个技术研究组,社委会给他们订阅了《农业技术》等几种杂志,大家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第二年,真的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搞出了点新名堂。例如,过去这里播种玉米的时间是在4月初,玉米抽穗期这里容易发生干旱,长不好,人们不愿意种。研究组从《玉米种植操作过程》那本书中知道了玉米生长的过程,他们把播种期推迟到5月初,抽穗期赶到7月。这时雨水较多,籽粒饱满。这一下,研究小组的牌子响了,社员都称赞。王正珠从第一年的试验中,感到知识青年们单独试验有困难。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的时候,将一部分知识青年安排到生产队去,并成立一个农业技术班。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并进行改良品种、改革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从1958年起,他们曾作了小麦棉花的品种、播期、密植、深耕、肥料等十几个大项,一百多个细目的试验,每项试验都有对比,有些试验收到很好的结果,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显著的作用,深受社员的欢迎。
“小田试验,大田推广,这是领导农业生产的一个好方法”,过去公社党委书记杨长祥这样告诉王正珠。王正珠从直接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成功和失败中,逐步学会这个工作方法。不论是耕作技术的改变,或是推广一项新的生产经验,都要先在小块土地上试验,试验成功了,新的东西被社员接受了,然后再推广。三年多来,贤胡生产大队共引进和试种了三十六种小麦品种,其中已经普遍推广的碧蚂4号和准备推广的6028号良种,都是这样做的。
用科学技术知识武装社员
王正珠担任贤胡生产大队业余学校的校长,兼教农业技术课。要领导好生产,把农业科学知识传授给社员,他感到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为了弄到几种农业技术参考书,他不辞辛苦地骑着自行车到本县和附近的县城去买,为了把农业技术课讲好,他不惜牺牲休息,常在深夜看参考书备课。从技术研究小组成立到现在,王正珠看过很多的作物栽培、肥料、土壤、气象等技术书。仅在1960年,他根据书本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编写的教材就有三十多篇,给学员讲过八十九次农业技术课。他讲课时,即使看来是一个细小的问题,如果学员不懂,他一定想法使学员弄懂,变为实际行动。例如,在去年抗旱时,他要给学员讲一课中耕的好处。农谚说:“天旱锄头有水”,为什么?学员不知其中道理。王正珠从书本上知道锄田可以割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但光这个道理大家不相信,当时他也举不出实例,心里很别扭。有一次他在院子里踱来踱去,看到墙上掉下一块砖头,他拾起它往墙上放,无意中发现砖头下面的土是湿的。他想,长期没下雨了,地皮都是干的,砖下面却是湿的,这不就是毛细管提升的水分?为了证实这个想法,他把砖头又移到另一个干的地方,第二天拿起砖头一看,下面又显出了湿土。王正珠高兴极了,很快用这个例子讲给学员听,大家都比较容易的接受了,中耕工作很快开展起来。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硕果。王正珠和另外几个知识青年通过教学活动,已使六十多人具有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气象等农业基础知识,有些人并学会了比较复杂的栽培技术。
王正珠学来的文化知识,在自己家乡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了。十年来,他把书本知识和当地老农的生产经验结合起来,引导社员走上了“科学种田”的道路,大大发展了农业生产。十年来,他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不少次的成功和失败。不论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困难的时候,当地党组织时时都在给他以帮助和支持,教育他紧紧地依靠群众,胜不骄,败不馁,并具体地帮助他克服性情急躁等缺点。王正珠在实际斗争中成长起来,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来了。“穷贤胡”的面貌开始在改变。王正珠在实践中也学会了领导农业生产,成为群众拥护和爱戴的一个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