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英国和“共同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3
第4版()
专栏:

英国和“共同市场”
李一川
关于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即“六国集团”)的争论,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围绕着这一问题,在英国和“共同市场”国家之间、英联邦内部、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即“七国集团”)成员国之间、以及英国统治阶级的内部,展开了广泛的斗争。
大家知道,四年以前,以法国、西德为首的西欧六国,组成了把英国排斥在外的“共同市场”。面对这种威胁,英国一方面维护它和英联邦各国的经济联系,一方面于1960年和西欧其它六个国家建立了与“共同市场”针锋相对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这样,在欧洲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经济集团的尖锐斗争。现在,许多迹象表明,英国正在谋求改变这种两个集团对立的情况。英国外交大臣霍姆在上院曾宣称:“拒绝参加‘欧洲共同市场’是不明智的”。掌玺大臣希思最近也在海牙说,英国对“共同市场”有了“较大的了解”。大多数的英国报刊,展开了赞成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宣传运动。
英国这种倾向的变化,反映出“共同市场”对英国威胁的加剧。处于劣势地位的英国不得不“调整”它的政策,作出“痛苦”的抉择:要末参加“共同市场”从内部去控制它;要末继续受“共同市场”的排挤,不断地丧失英国在西欧的经济阵地。
过去四年间,“共同市场”发展迅速。今年1月1日,“共同市场”内部关税第三次削减了10%,这样,先后共削减了30%。在这种情况下,“六国”之间的贸易,从1958年以来增加了一半;而英国与“六国”之间的贸易,在同一时期内仅仅增加了五分之一。在1960年,“共同市场”向“七国”出口的增长率为21%,这比“六国”整个出口的增长(14%)更为迅速;而“共同市场”从“七国”的进口的增长率仅为15%,这比“六国”从第三类国家的总进口的增长(20%)还要缓慢。在“共同市场”加速“计划”尚未实行以前,“七国”在西欧市场上的竞争,已很难同“六国”匹敌。现在,在“六国”内部不断降低关税、提高定额以及对外制订统一的关税税率的情况下,“七国”的出口贸易显然将进一步地受到打击。同时,“共同市场”是把“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包括在内的,这又使英国向非洲某些地区的出口受到排挤,英联邦各国对“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而与此相反,“共同市场”的某些成员国,例如西德,对英联邦的经济渗透却在加速进行。因此,一些英国舆论认为,英国如果再不对参加“六国”问题采取明确的态度,“不久时间就会太迟,而不可能同‘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而对英国造成“严重经济后果”。英国《人民报》指出,参加“共同市场”是解决“我们日益增加的财政困难的唯一途径”。
迫使英国对“共同市场”态度重作考虑的,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人们知道,“共同市场”的国家已经表明它不仅是一个经济上的联盟,而且是一个政治上的联盟。这就是说,英国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六国”的排挤与威胁,而且在政治上,也有被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危险。英国掌玺大臣希思曾经在英国下议院里说:“(共同市场的)发展给我们和欧洲的其余的部分提出了不少的政治问题。我所指的不是今后半年或两三年间的事,而是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所面临的在整个欧洲和在英联邦内政治势力衰退的危险”。
英国原来打算凭借英联邦和“七国集团”来同“共同市场”相抗衡的。英国近年来在英联邦内的地位的变化,以及最近“七国集团”离心倾向的发展,都不能不影响到英国对“共同市场”的态度。
大家知道,英联邦在政治上的正在不断地解体,在经济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59年底,英国对英联邦国家的出口下降了5%。而美国和西德的经济势力,却进一步向英联邦扩张。西德《总汇报》曾指出,近年来“共同市场”在对英联邦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在牺牲英国的情况下已大大提高,这实属事实”。帝国关税优惠制也一直在削弱,它只适用于英国对英联邦出口的一半,而优惠率也减为5%至6%。英国希望凭借资本输出作为英联邦的联系纽带,但是它无力提供英联邦国家所需要的资金。美国和西德趁机向英联邦进行扩张,削弱英国在这一集团内的地位。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在“七国集团”内部,英国同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了。本来,“七国集团”和“共同市场”的贸易关系就较之与“七国”内部的联系更为密切。1960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共同市场”的贸易额达一百一十亿美元。“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部贸易额仅有三十五亿美元。奥地利全部贸易的50%是与“共同市场”进行的,而瑞士的进口商品61%来自“共同市场”。英国公开酝酿加入“共同市场”的活动,更进一步引起了“七国集团”内部的分化。若干小国纷纷图谋自保之策,正在“试探”与“六国”“联合”的可能性,这又使英国增加了不安。英国掌玺大臣希思最近在下院说:“如果欧洲小自由贸易区由于几个成员国不考虑它的伙伴、寻求自己解决办法而垮台的话,那这是令人遗憾的。”
最后,还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因素:美国正在向英国施加压力,迫使它加入“共同市场”。长期以来,美国在西欧两个经济集团的斗争中坐收渔翁之利。而在这两个对立集团的斗争过程中,美国始终是站在西德的后面支持“共同市场”的,对“自由贸易联盟”则表示冷淡。但另一方面,美国对于西欧各国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也相当忧虑。西欧国家经济上的分裂,不可避免地将在政治上导向北大西洋集团的解体,斗争长此发展下去,对美国加紧控制西欧的打算是十分不利的。在经济上,据外报透露,西欧两个集团的双重投资和关税壁垒,也将给美国工业界带来损失。因此,美国正在要求英国为了欧洲的“团结”而作出牺牲。美国这种设法把“六国”和“七国”联合起来的作法,实际上是为了便于进一步控制西欧。
所有来自上述各方面的压力,都迫使英国重新考虑它同“六国”的关系。然而,英国却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首先,英国进入“共同市场”,仅仅适合大工业垄断资本家和金融集团的利益。在英国宣布加入“共同市场”的意图以前,若干大企业早已在“共同市场”区域内进行活动。但是小企业和农业资本家却将蒙受损害,他们必须在没有政府“津贴保护”的情况下,面临来自法国的强烈竞争,许多人将要破产。农业资本家的反对非常猛烈。其次,在英联邦和殖民地有特殊利益的帝国集团,对英国加入“共同市场”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参加“共同市场”必须有若干条件,帝国优惠制也必须保持。第三,反对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阻力,还来自英联邦内部。如果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在经济上就要受到重大的损失。加拿大出口总额的25%将要蒙受影响。新西兰57%的出口商品是卖给英国的。新西兰的90%以上的奶油、干酪、羊肉是在英国市场上出售的。不久以前,英联邦关系大臣桑迪斯与这些政府的官员举行会谈时,试图作出一些妥协的计划,不过,这些国家的一些领袖已经预言,英国的参加“共同市场”将导致英联邦的最后瓦解。
正如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最近指出:英国是否参加“共同市场”,“这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英国正在扬言,它不能无条件参加。麦克米伦声称,对英联邦的帝国优惠制和英国农业问题作出“满意的安排”,乃是英国“同欧洲经济集团实行密切联系的一个先决条件”。然而,法国一直坚决反对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对英国提出的这类条件,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西德为了自己的经济扩张,本来愿意英国加入“六国”,并以“六国”、“七国”之间的“架桥人”自居。但今年2月阿登纳和戴高乐会谈中,在相互勾结控制“共同市场”其它国家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协议之后,西德的腔调有了改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阿登纳表示除非英国负担罗马条约的基本义务,“否则德国不能在方便英国进入欧洲——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再出什么力”。西德和法国担心英国只想分享“共同市场”的好处而不肯承担义务。它们还担心英国会从内部来破坏“共同市场”。
因此,所谓西欧统一问题,只不过是英、法、西德想称霸西欧的角逐。英国《每日电讯报》就曾公开叫嚷,“老实说,我们最担心的是在德国(西德)控制下的欧洲。但是有我们参加进去的欧洲,就不会被德国(西德)所控制了(也许它会被我们统治)。”霍姆说得比较文雅一点,“在与政治有牵连的一些决定和管理上,在这些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应该有份”。由此可见,不论是英国参加“共同市场”也好,或者继续留在外面同这一集团对抗也好,都不可能改变这一趋势: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斗争和倾轧,将进一步尖锐和激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