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柏林寺和龙藏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3
第6版()
专栏:

柏林寺和龙藏经版
朱家濂
北京城东北角的柏林寺,是五百年来一个相当著名的庙宇。根据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重修柏林寺的碑文记载,它是在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创建的。及至明代重修,前后用了二十一年之久。到了清代,曾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和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把这个寺又重修过两次,并在它的西边还增建了一座行宫。正殿的匾额“万古柏林”四字是康熙题的。其余禅堂、经阁的匾额、对联也多为雍正、乾隆先后所题,在乾隆二十二年重修的时候,乾隆亲自写了碑文。这些碑、匾现在都还存在。
由于这个庙宇规模宏阔,从乾隆年间就作为一个大藏版库,保存着十八世纪初叶所雕造的全部龙藏经版。
佛教经典称“藏”始于唐代。“藏”字本意是“蕴集包含”,所谓“大藏”就是把一切经典汇集储存在一起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说,即是一部佛学大丛书。北宋开宝四年
(公元971年),宋朝政府在成都雕造大藏五千余卷,这是最初刊刻的全藏,简称为开宝藏。到南宋的嘉熙,官私刻藏共有六次,其中在平江府(即今苏州)碛砂延圣院雕造的经版简称为碛砂藏,直到元代方才刻完。当时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也都曾刻过大藏。辽藏亦称契丹藏,金藏也称赵城藏。这些大藏不但原刻的版片,早已毁于历代的兵火,就是印刷的纸本仅存断篇残帙保留到现在的,也成为希世之珍了。元代除了完成碛砂藏以外,还在浙江雕造两次。明朝政府洪武年间在南京刻的称为南藏,永乐年间在北京刻的称为北藏。私人刻藏,改梵筴(即经折)的形式为书本形式的称为方册大藏。这样的大藏,前有武林藏,后有径山藏,径山藏又称嘉兴藏。
龙藏就是清代政府所刻的大藏,也称为清藏。它是以北藏为基础而又有所增益的。自宋以下,元、明、清三朝的高僧大师,以及对佛学有研究的人士所留下的有名著述,也都包括进去。这部大藏的刊刻,可以说是给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以后,一千七百多年的译著阐述结了一笔总账,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很大。它不但是研究佛学的宝库,而且也是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翻译等等学术领域的宝库。不少经典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先生过去重印过百喻经,曾以东方的伊索寓言相比拟。很多史料为史书所不载,有时在高僧著述中可以找到答案。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就是研究印度与中亚各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至于禅宗的各家语录,更是研究宋元以来哲学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必要参考书。
这部大藏的雕版,就印刷的角度上来看,也是集中了无数优秀工匠的经意杰作。全部雕版字体工整秀润,如出一手。佛像、韦驮、龙牌等版,以白描笔法雕造了庄严而又生动的画面,也代表了当时版画艺术的高度造诣。在选材方面也非常严格,全部经版都选择最好的梨木,使得经版寿命能够延长,至今版片很少断裂。可以称得起是一部完整而又代表一个时代木刻风格的典范。
这部大藏的刊刻,一共进行了六年,自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起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止才全部完成。仍然按照过去大藏以千字文编号的方法,自天字号起至机字号止,共用七百二十四字,每字为一函,每函十卷,综计七千二百四十卷,计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后来撤出钱谦益注《大佛顶首楞严经丛钞》等六种,实存七千一百六十七卷,版七万八千二百三十块,经版都是两面刻字,每面包括五个半叶,每半叶五行,每行十七字。刻成以后,印刷的部数很少,在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只印了一百部,分发全国各地寺庙。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又补刷了三部。以后,只是由各地寺庙自己备款请印,三百年来流传的印本不过二百部,因而这部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
经版刻成之初,原存放故宫武英殿内,不久,因为印刷的关系,移到柏林寺辟设专库保藏。这部经版一直到现在仍然完整无缺地按照准备继续付印的原状保存下来。回溯开宝以来,十几部大藏经版都已毁灭无遗,因此仅存的这部龙藏经版就显得更加珍贵。
这部大藏经版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受到亚洲各个信仰佛教国家的重视。一千多年以来,尤其是和我们文字相通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曾多次从我国取得各种大藏的印本,郑重地加以保藏或翻刻。在宋代,朝鲜根据开宝藏和辽藏曾重雕过两次,称为“高丽藏”。日本在明末清初翻刻径山藏,称为“黄檗版”。这些事实说明,这部从开宝藏一脉相传下来的龙藏经版,在世界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现在,这部经版和它的保藏库已经由政府交给北京图书馆——我国的国家图书馆负责保管,我们相信,它将永远作为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重要文献保存下去,而且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附图片)
柏林寺经版库内的排架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