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在火车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4
第4版()
专栏:

在火车上
黄炎培
最近我得到机会,坐火车出京。火车是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坐的,以后每年坐火车。甚至一年坐多次。解放以来,划了一个新时代。就火车来说,一年年进步,显露出一副日新又日新的面貌。
一到车站,发现往来的运货车,是妇女担任司机。运行李的“红帽子”,早没有了。早起,站台上一群男女青年员工在做早操、在学习。
上车了。所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列车员都是青年妇女。一种温和亲切的情态,真使乘客们如在家里一样。问她们年龄,有十七八岁的,有二十来岁的。据说,最大的也只有二十五岁。每月工资,依我所问到的,学习工(学习六个月),三十多元,最高五十元。也有担任女司炉、女司机的。文化水平都是小学毕业或初中。
这许多女员工,从哪里吸收来的呢?问了才知道,部分是铁路老员工家的女儿,部分是农民家的女儿。
车房设备,特别优待婴儿、老弱者、病人。一个女列车员告我:某次火车从西安到北京,车上一怀孕的乘客,忽然生产,立即动员女列车员集中照料,放下帐幔,医务员动手处理,炊事员煮鸡蛋供食。终于安全产下,母婴无恙。
所过车站,一片整洁。列车员们一面不断地揩抹窗门,一面从从容容地谈话,乘客们高高兴兴地倾听,中间特别感动了一个坐过六十多年火车的老乘客,惊叹地说:这些说明什么呢?这些说明是毛泽东时代的新事物之一。这老乘客是谁?就是我。
如果问我:你既然坐过六十多年火车,解放以前的火车情况,你可不可以把亲身经历的,也写些出来,做个前后对比呢?我答:当然可以。只是一言难尽。我就写一两件突出的事情吧!
现时种种新事物,在解放以前,当然都不会有的了。在解放前的年代里,我出门旅行,从来不带跟随的人。但经验告诉我,坐火车首先要严防偷窃行李。我呢?经常带的只是两件:一是方形的公文包;一是约莫两尺长可以开合的安放衣服文具一切日用品的大提包。我是穷汉,老是乘三等车(解放后分软席硬席坐车卧车,过去称头等二等三等。只头等有卧铺)。我有一种习惯,很博得朋友们的称赞,坐在三等车里每一条长形坐位挤坐着三个人,至少两个人。我能在这样坐位上写文章。我是长期当新闻记者的,有写文章的必要。到疲倦了,就坐着鼾睡。那时候经验告诉我,必须严密设防,否则行李会不翼而飞。怎样设防呢?把公文包垫在背后,把大提包双脚踏住,这样才保证安全无事。如果一觉醒来,行李这样没有了,那样没有了,不识相的去问列车员,他瞪着一双白眼,说:我哪有功夫管你们那么多的行李!你为什么不自己好好管?还挨了一顿骂。
有一次,我和一位沈老先生坐火车去上海。大家已有经验,必须严密设防。两人各带一件行李放在月台上,把脚踏住。等戴“红帽子”的来,扛出栅栏外坐车回家。一刹那间,一人仓皇地指着远处一群人向沈老说:快快看!不得了!不得了!相打起来了。沈老才把脚一松,这人早抢了行李,飞奔不见了。很快地另一人向我说:不得了!不得了!你朋友的行李给人抢去了。追!追!快!快!我老是紧紧地踏住行李,置之不睬。我的行李终于保全。
唉!回头过去,岂但火车旅行,几十年政治生活到处威胁着我、利诱着我,不知多多少少次!要不是步步地设防严密,紧紧地站住脚跟,岂但像在火车里丧失我的行李,竟可以丧失我的人格。有时还要不怕丧失我的生命,来争取保全我的人格哩。
毛泽东时代,到处规规矩矩地做事,亲亲切切地待人,是教导广大人民端正作风,是造成广大人民幸福生活。中间从过去黑暗社会、盗贼世界过渡出来,像我这一辈的人,还不好好地“大家改造作新人”(我颂党四十周年诗句)么?
(附图片)
〔苗地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