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防洪排涝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4
第4版()
专栏:

防洪排涝篇
朱仲玉
我国幅员广袤,地形复杂,气候情况也各不相同,往往在一些地方苦于干旱的时候,另一些地方却在那里闹水灾,因此,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在积累了丰富的灌溉抗旱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防洪排涝的经验。这些经验也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历史上最早的防洪排涝专家首推大禹。“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史书上对大禹防洪排涝的功绩的评价是很高的。大禹所采用的防洪排涝的方法,就是疏通淤塞和沿河筑堤。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防洪排涝专家在大禹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为川者决之使导”的经验(见《国语·周语》),总结出了要约束河流必须筑“千丈之堤”的经验(见《韩非子·喻老篇》),并且他们还指出了防洪排涝应当有整体观念,不应当只管局部地区的利益,如疏通河道要以“四海为壑”,不能以“邻国为壑”,嫁祸于人(见《孟子·告子篇》)。那时候,防洪排涝最有成绩的是秦国的李冰,他在四川的岷江上修筑都江堰,化水灾为水利,不仅做到了防洪排涝,并且使水为农业生产服务,灌溉了大片的田地。他总结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后来,人们创造性地运用他的六字诀,并且加以进一步发挥,加上了“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八个字,使这一套经验更加系统化与合理化了。
秦汉以后,许多防洪排涝专家都与黄河这条“逆龙”打过交道,并在长时期的工作当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提倡在上游拦洪蓄水,在下游筑堤、护堤,并且随时准备抢险。王莽时代的张戎,东汉的王景,元朝的贾鲁,明朝的潘季驯,清朝的靳辅,都是在治河方面有过贡献的人。他们都认为黄河下游应当“筑堤束水,借水攻沙”,避免淤沙过多而造成泛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治河理论对于中原地区的防洪排涝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明朝的潘季驯,他不仅有治水工程的理论著作《河防一览》等名著,同时他也看出了治水的主要问题是要靠人,即靠千千万万的民工群策群力地来进行工作。因此他在治理黄河期间特别注意做好群众工作,反复地向民工们宣传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和治水工程上的规格与标准。他虽然生着背疽,但是却还是到处奔走,跟民工们一起劳动。他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和他的治水理论一样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我们的祖先在跟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围田”和“圩田”,以便更好地控制田里的水量。围田是“度视地形,筑土作堤”,以便“旱则通水,涝则泄去”。圩田是“据水筑为堤岸,复叠外护,……每遇霖潦,以扞水势”(王桢《农书》)。围田和圩田在东南一带比较多,它们也是跟干旱作斗争的田间设施,但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防洪排涝。
在防洪排涝的工具方面,我们的祖先也有着丰富的创造与发明。清朝的麟庆把防洪排涝的工具归纳为“宣防器具”、“修浚器具”、“抢护器具”、“储备器具”等四大类,每类有若干种东西都一一绘图说明,写成《河工器具图说》一书,全书所载器具共二百八十八种,其中大件如修浚用的混江龙、清河龙,抢护用的水闸、木龙、大埽,小件如修浚用的铁锥、抹泥刀,真是考虑得非常周全。为了保护河堤,防止老鼠、猪獾、狐狸等害兽在堤上打洞做窠,因而造成溃决,所以把鼠弓、獾刀、狐柜等也都列入了宣防用具,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防洪排涝方面着实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防洪排涝不仅要防患于未然,并且也要着力于事后的补救。洪水往往来时迅速去时快,万一当特大洪水袭来,一切宣防设施都失去了效用,因而田地遭到淹没时,我们的祖先也想出了许多事后立即补救的方法,如果禾苗都被洪水卷走了,那末就抓紧时间补种或改种;如果禾苗尚在,那末就抓紧时间洗苗、中耕、追肥;如果在新谷即将登场时洪水卷走了田里的一切,那也要赶快种些能代替粮食的快熟作物以备度荒。总之决不让洪水把人的饭碗给白白地抢走,而是要尽一切可能抢回来。正因为我们的祖先有这种韧性的斗争精神,因而虽然我们的祖国从来就是多灾多难,而我们的亿万人民却还是倔强地活了下来,并且还滋生日繁,越来越显得人丁兴旺。
在我国目前天时不正、全国各地有旱有涝的情况下,运用人民公社的优越条件,继承并发扬我们的祖先在防洪排涝方面的经验,对争取农业生产好收成是有重要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