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调查研究越深入 解决问题越彻底——记城关公社党委书记三次调查渠水使用问题,使受旱田普遍得到灌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5
第2版()
专栏:

调查研究越深入 解决问题越彻底
——记城关公社党委书记三次调查渠水使用问题,使受旱田普遍得到灌溉
福建日报记者 李行钦
到6月下旬,福建安溪县城关公社还没有下雨,然而这个公社内的澳江右渠的水量却加大了一倍,渠头的水位超过了计划水量的零点四秒立方。原先,渠道下游的土楼、砖文、员宅等五个大队的一千四百多亩的稻田,虽然每天出动二千多人抗旱,但仍摆脱不了干旱的威胁。如今,社员们只需选出二十七个代表,负责往田里派水,就普遍得到灌溉。
在干旱的日子里,为什么右渠的水量反而超过历史最高流量呢?这里有一段城关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张殿选深入现场,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彻底解决用水问题的生动故事:
第一次调查——问题初步解决
6月22日,新近担任城关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的张殿选,在公社管理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听到了几个大队反映:澳江右渠土楼段以下渠道的水量很少,砖文、员宅、大文等大队的稻田受旱十分严重,这几个大队要求公社采取措施,帮助解决水的问题。张殿选是原来城关区委书记,对这一带情况比较熟悉。他知道右渠灌溉区是全社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沿渠四千多亩稻田如果受旱,将对夏季收成带来严重影响。可是,这条右渠是引澳江大溪的水灌溉田地的,非百日大旱,水量足够供应沿渠田地的用水。但既然好几个大队喊水量减少,其中必有原因。所以会上对于右渠的灌溉用水问题,并没有作出具体决定。会议结束后,他就和公社里的两个干部来到右渠灌溉区调查。先是查看渠尾受旱严重的几个大队,果然发现从北石到土楼一段水量很少;土楼以下十来公里的渠道里,几乎没有水了。然后,他们又沿着右渠往上走,在二十多公里的渠道上,发现十几个较大的建筑物如涵洞、闸门、磨坊等,都有严重的漏水现象。当他们再走到靠近渠头的同美、美法两个大队的灌溉区时,又看到沿渠开了许多小水口往田里派水,而且只开不管。有几处水溢过田埂了。一边是田地龟裂,马上就有减收的危险;一边却把渠水白白的浪费掉。要解决渠尾的灌溉问题,必须解决漏水和浪费用水的问题。于是他把渠尾受旱的情况告诉了同美、美法两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动员大家要为渠尾的几个大队着想,不要任意到渠上开水,先运用闸门和渠道渗透出来的水进行灌溉;要是这些水不够用,再作灵活调整。同时,他又打电话到公社,立即组织木工把沿渠的漏水闸门全部修好。
第二次调查——问题解决深了一步
第二天,他嘱咐公社办公室的一个干部,到渠头挡水处观察水量,同时检查同美、美法两大队浪费水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自己便到渠尾几个大队查看水量增加的情况。这一天,下段水量的确有所增加,从北石水电站以下,扩大灌溉了四百多亩。但是渠水流速很慢,渠尾田地的用水并没有全部解决,土楼段以下的水量仍然很少,受旱最严重的砖文、员宅、大文三个大队只能采取轮灌的办法解决重点田地的用水问题。这时,办公室的干部也从渠头前来汇报说:澳江坝头(指滚水坝)的进水处的水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溢过滚水坝,流到溪里去了;靠近渠头的同美、美法等大队也都制止了漏水和浪费水的现象。这使得张殿选同志踌躇起来了:既然坝头水量没有减少,沿渠又采取了节约用水的措施,为什么水量不能按照设计标准,灌溉到水尾呢?最后,他决定再深入调查。他又沿着渠道往上走,边走边看,一直走到渠头的美法大队,向沿渠的干部、群众请教。他了解到前一段时间几次暴洪,渠底淤积了大量泥沙,水渗漏得很厉害;同时,右渠两旁杂草丛生,影响了流速。所以,要全部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必须全面清理渠道。这时张殿选召开了受益区的大队干部会议,共同商量怎样清理渠道的事情,并对清理渠道中的工分负担、劳动报酬等问题作了具体研究。确定把二十一公里长的渠道划分地段,由受益区的七个大队,根据受益多少,分摊出工。次日,便出动了七百多人,不到一天全长二十一公里的渠道便清理完毕了。顿时右渠流水汹涌,潺潺流入农田。
第三次调查——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这些水是否都流到田里,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呢?这一点,张殿选还是不放心。就在清理渠道的第二天,他又和党委副书记吴运来等人来到砖文、员宅、大文等大队。这时,他们发现同一个大队内,水头与水尾、干地与水田、集体与个人,在用水问题上仍有矛盾,有的不急于灌水的灌上了,该灌的反而没有灌上;有的不该多灌的多灌了,该多灌的又少灌了。张殿选和同行的人研究后,认为水量问题解决后,必须加强统一管理,解决合理用水问题。在和各个队商量以后,即由受益区的七个大队各指定一个队长,组成澳江右渠灌水指挥部,并且征得社员同意后确定采用轮灌的办法,从下而上地灌。这样,就保证了水尾重点地区(也就是受旱最严重的地区)的用水。在同一大队内也确定由受益的生产队各抽出两人,本着先水尾后水头、先水田后旱地、先干后湿的原则,统一进行灌水。对于社员自留地的用水,队里也在解决集体用水的同时,同样给予解决。
到了这个时候,右渠灌溉问题才算解决了。城关公社党委总结了这件工作,大家认为关键在于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越深入,问题解决才越彻底。
(附图片)
抗旱(木刻) 陈天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