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船上降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5
第3版()
专栏:

船上降温
新华社记者 赵坤范
伏天的中午,毒太阳烘晒大地,燥气逼人。而靠岸的武汉二号拖轮上,却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
雨水从舱顶和遮荫布棚上向下滴流,走上船来,凉意袭身,给人一种快感。走出船去,只见船顶上装置着四个大喷头,雨雾就从这里向四面八方射散开来,把个八丈多长的机轮,洒个透湿。十分钟过后,舱内温度表的酒精柱下降了十度(华氏)。轮机长张金海说,这是旋涡喷水,它是利用抽水、排水的电动机带动降温装置,把水提到舱顶为工人解暑。
从青山到杨泗港这段四十五华里的长江水面上,担负拖驳运输的港湾工作船,在盛暑季节任务仍然繁忙。而这些拖轮大部分又是三、四十年以上的蒸汽发动机老船。船体小,设备差,由于锅炉散射的热量和太阳的烘烤,船上的气温比岸上还要高。但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工作经验丰富的船员们,是最会利用水和风的自然条件,改善这种状况的。
除了像武汉二号轮那样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降温外,许多船都搞了花钱少、但对降低船上温度很有效的方法。有的船采用去年技术革新时的新技术;有的船在锅炉门上安装了幕隔热。十一号轮锅炉舱深,生火的工作面气温常在摄氏四十度以上,工人们便在天窗上竖起了一个帆布气筒,像个烟囱似的,气筒上面还用帆布造了四个隔子,他们诙谐地称这是“借风器”。借助于这种“借风器”,无论船怎么个停法和走法,都会有风吹到生火工人的背上和肩上。内燃机机轮的轮机室,和蒸汽机舱比较起来,温度并不算高,可是工人们仍然设法在机器轴房安了个巴掌大的风扇,让它借用飞速旋转的机械传导作动力,带动风扇义务地为轮机员扇风……。
武汉港务局根据今年气候干燥、温度比常年高的特点,及早作了船上防暑降温的布置,并且充实了船上的人力,把三班制暂时改为四班制,让每天有两班工人回岸上在家里休息。工人们在上级关怀下,热情更高。还在几月前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他们就提出6—9月高温季节不休假,以便在暑期有更充裕的人力调剂船上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