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幸福的种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5
第4版()
专栏:

幸福的种子
新华社记者 阎吾 周长宗
在滇藏高原的梅里雪山、察里雪山和伯舒拉岭大雪山之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道路上,人民解放军边疆战士同藏族人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曾亲眼看到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解放军某连连长陈永奎、副连长孙诺农布(藏族)和全连战士要离开原来的驻地的时候,村里藏族老乡一夜没睡,他们在路上搭起帐篷,烧好了酥油茶。第二天,老乡们送部队送了很远。部队已经走到高高的雪山上,姑娘们又追上去,一边挥动着红绸腰带,一边唱道:
“世上最美丽的鸟是孔雀啊,
世上最可爱的人是解放军!”
战士们停下脚步对唱说:
“高山深谷要有水,
鱼水相连哪能分?”
姑娘们又唱着说:
“你们好比天上的百灵鸟,
不损叶来不折枝。”
战士们接着唱道:
“不是天上的百灵鸟,
这是党的好领导。”
部队走下雪山过了河,姑娘们一直送到河边,隔河唱着说:
“月儿缺了下月圆,
亲人金珠玛米去了啊,
何时再回来?……”
这些守卫在风雪高原的战士们,在执勤中爬过了多少座像尖刀利刃一样的山峰,走过多少道滑得走一步、跌一跤的冰川,整天跟风沙、雨雪、泥泞打交道。有时,他们还受到雪崩、滚石、冰雹和暴风雪的突然袭击;有时,他们跟黑熊、野牛、猴子和金钱豹打起“遭遇战”。在长年累月的艰苦生活里,战士们时刻都没有忘记为当地的藏族人民谋取幸福。部队每到一地,就广泛开展为藏胞做好事的运动。除了帮助进行生产劳动以外,许多人学会了当理发员,空闲时给老乡理发;还有些人担任教员,给到夜校来学汉语、汉字的男女藏胞上课。部队干部和战士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被藏胞们亲切地称作“毛主席派来的传经人”。我们听到藏胞这样歌唱:“哈达不要多,有一条洁白的就好;朋友不要多,交一个解放军就好。”
我们在解放军某部第八连的访问中,听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连队在过去进军边疆的时候,来到了金沙江边中心戎村。当时,由于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村里藏族老乡,一见是“汉人”就跑了。没走的几位老人,也装聋作哑,不接近部队。连队只好在村头露营住下。五天后的一个黄昏,一位藏族中年妇女牵着一头牦牛,从村南沿着江岸走来。她怀里抱着一个娃娃,牛后边还跟着一个小女孩。正走着,那妇女忽然昏倒在地,小女孩吓得哇哇直哭。副指导员张宗贤闻讯赶来,他立刻叫卫生员抢救,自己还到伙房抱来一捆茅草,给病人铺在身下。经过诊治,病人慢慢醒过来,连队的炊事员忙着给她们母子喂汤喂饭。在卫生员日夜护理下,将近十天,这妇女的病才好了。临走时,她对副指导员说:她叫泽仁拉姆,部队来的那天,她的丈夫因为害怕,跑得不知去向,随后她也领着两个孩子,从家里跑了出来……。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金沙江一带的藏胞都知道了。他们说,这是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这一传,连几十里外的老乡也牵着牦牛、驮着病人来找“菩萨兵”诊治。
两个月后,八连开走的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幼纷纷拿着鸡蛋、奶渣、酥油茶,来给干部战士送行。青年人给背着东西,一气把连队送到新驻地。成群的藏族老乡在村头上欢迎着队伍,妇女和孩子们还唱着:
“天上星星多,没有月儿明;
地上的人多,没有大军亲……。”
这时,从人群里忽然走出一位妇女,原来就是八连给治好病的泽仁拉姆。她一把拉住副指导员张宗贤说,她丈夫已经回家了,而且成了积极分子。今天她特地代表她丈夫和孩子,来感谢人民的子弟兵——好八连。
我们在察里雪山下,还听到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7月,解放军一个班上山为藏族老乡寻找牦牛,遇上了大风雪。战士们的粮食吃完了,大雪又封了山。班长刘仲友带领着战士们,每人拄着一条棍子,一步一探路地往回走着,一直走了一天一夜,才下了察里雪山。天亮以后,十个人的眼睛突然都睁不开了,他们都变成了雪盲。雪山下,一直下着雨。他们踏着泥泞,相互打着招呼,向前摸路。一直摸到下午,才到了一个牛场,牛场的主人马上给他们腾房子。可是战士们知道,这个牛场很小,房子只有一间,他们要进去住,就得让主人淋在雨里。不管主人怎样拉拽,战士们还是住到净是烂泥的牛棚里。第二天,十个战士走过泥沼,淌过河水,摸到走失牦牛的那个村子,向藏族老乡道歉,说明没把牦牛找回的情况。藏族老乡看着十个眼皮红肿的战士,都感动得哭了起来。
在滇藏高原的不少地方,仰望是白雪晶莹、高入云天的雪峰,下边却是一片片的菜花,双双蝴蝶飞舞,蜜蜂来去奔忙。这是边疆部队在风雪高原上开拓出来的生产基地。解放军官兵们在以南泥湾精神建设边疆的同时,还经常帮助藏族老乡改进生产技术,传授内地先进生产经验。
在梅里雪山和察里雪山之间的澜沧江岸,解放军某连副指导员王照龙带领的一个工作组来到鲁村,帮助藏族人民发展生产。他们到达的第二年春天,有一次正吃午饭,藏族老乡来了。看到他们吃的是白花花的大米,有人说:“这饭可香呢!”副指导员王照龙说:“我们这地方要是种上稻米,大家都能吃上这饭了。”当时有的老乡说:“指导员,你就带我们种吧!”王照龙答应下来后,立刻和战士们一同跟老乡们找地开垦,又帮着老乡挖地、培田埂和引水灌溉。当六个战士扶犁耕田时,许多藏胞很快就学会了。工作组给培育了秧苗,并让老乡们来看他们怎样浸种、撒种。到插秧的时候,王照龙和工作组的战士们在前头教,一大群老乡跟在后边学。就这样,到稻谷收割下来,藏族老乡也基本上学会了种稻谷的本领。新谷打下来后,藏族老乡请了王照龙和战士们去吃他们的第一餐大米饭。老乡盛了第一碗,双手端到王照龙面前说:“指导员,你吃这第一碗。这是你们日夜劳累,领着我们种的。明年,后年,再请你们来吃我们自己种出来的大米。”
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高高的雪山群峰,比喻作象征幸福的雪莲。如今,共产党、解放军把幸福的种子撒在他们的土地上。“千瓣雪莲在大地开放”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
(附图片)
关景宇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