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德州地区暴雨成灾 大力安置灾民排涝改种 滕县受灾各公社本着等价交换原则协作排除积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6
第3版()
专栏:

德州地区暴雨成灾
大力安置灾民排涝改种
滕县受灾各公社本着等价交换原则协作排除积水
本报济南25日电 7月11日以来,山东德州专区多次连续暴雨,形成灾害。各县、各公社,正在积极进行抗灾斗争,许多公社一面抢救灾民安排生活,一面排涝救苗和改种晚秋粮菜作物。德州专区仅7月11日至13日两天多时间内,降雨量达到三百二十九毫米,雨量最大的地方达五百三十三毫米。近日来,有些县持续暴雨。全区九个县(市)有半数耕地被淹,许多村庄被洪水包围,还有部分村庄淹没。
受灾后,专、县建立了生产救灾组织,加强抗灾具体领导。各地首先集中力量抢救被洪水包围的群众,安排灾民的食宿生活。交通部门本着先急后缓的精神,加速运输粮食、煤炭等支援灾区。许多公社本着互助共济的精神,帮助社员抢修漏水的房屋。各地在安排群众生活时,特别注意解决鳏寡孤独和无劳力户的困难。灾情较重的德州市,采取了专业队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两天时间内修补房屋七千多间。德县土桥公社工、商、粮食等部门的机关干部,发扬与群众同甘共苦、互助互济的精神,拿出机关生产的一万斤粮食,支援灾民。
各受灾社队在积极安排群众生活的同时,都抓紧时间排涝救苗和改种晚秋作物。到24日,全专区已排除积水四十六万七千亩。受涝面积较大的德县,领导干部带领一批工作人员到惠王等公社,一边慰问,一边组织社队挖排水沟。排涝之后,立即扶苗,加强管理;对一些被淹绝苗的地,一面排水,一面改种晚秋粮菜。
为了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有些地方还因地制宜认真地贯彻了党的各项政策,鼓励群众改种、多种一些杂粮、瓜菜。
山东省有关部门和非灾区人民,正积极支援德州专区灾区生产救灾。已从外地调运一百三十五万斤胡萝卜种支援了这个专区栽种。武城县县委组织非灾区祖阳公社支援灾区饶阳店公社大量瓜菜和副食品等。
本报济南25日电 山东滕县遭受内涝灾害的各人民公社,本着等价交换、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的原则,相互协作排涝、抢救被淹作物和补种改种。到7月20日,全县五万五千亩积水洼地,已排水五万四千多亩,救出了部分受淹作物,并对受淹严重的地块及时补种和改种上绿豆荞麦等。
这个县最近期间连降大雨和暴雨,总平均降雨量达三百一十四毫米,为了抓紧时间排除积水抢救禾苗,各公社组织了一万七千三百多名劳力,迅速投入了排涝救苗保苗的活动。在排涝中,除个别积涝面积较小的单位自行组织力量排水外,多数单位本着等价交换、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的原则,相互协作排涝。姜屯公社阎村东西两个大队,共有二百亩积水地,它们经过协商,按照各队的受淹面积大小,统一组织劳力,挖排水沟一条,及时排除了积水,救出禾苗。张汪公社辛集工作点十个大队,统一组织了八百名劳力,开挖大小排水沟八条,一天中排除了九百亩洼地积水。在排水中,各地还采用了先抢救怕淹的豆子、地瓜等矮秆作物,后抢救高粱等高秆作物的方法,从而减轻了作物受害程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