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葵园内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7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葵园内外
广东人总喜欢用“稻香果美话会城”的诗句,来描绘新会县的富饶和美丽。最近,记者在新会县住了几天,感到新会县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葵树多。在漫长的公路、弯曲的河汊两旁,有一行行的葵树;在村落的面前,小径的尽头,有一簇簇的葵树;在高楼或是农舍的周围,也长着挺秀的葵树;有些葵树还从结实累累的柑树林中探出头来。以“葵乡”来称新会县,似乎也很恰当。新会是我国最大的葵产地,每年出产葵叶四五千万柄,轻盈的葵扇和精致的葵制品,远越重洋,畅销许多国家。当代诗人郭沫若到新会参观时,就特地题诗赞道:“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记者穿过散发着稻香的田野,来到了种植葵树最多的环城公社。走进那连成百亩高达数丈的葵林,树和树排成无数条整齐笔直的绿色走廊,炽烈的太阳,变成了稀落的小光点,在湿润的青苔上晃动。绿荫深处,小伙子们拿着长柄镰刀,仰着头,用锋刃扣住葵叶柄,猛力一拉,葵叶凌空而下……。
这个公社的另一片葵田,葵却高不过顶,叶片婆娑,像作碧伞舞,有些甚至矮到遮盖了田径,用低垂的叶片轻拂人们的衣袖,割葵人伸手就可以捉住叶片。这里不是林,倒是一个由葵组成的大花园!
据葵农们说,葵的各种不同的生态,完全是由于人们对它的取材不同而培植成的。葵树种植后四年就可以割叶,从初夏开始直到年底,一年可收割三四次。如果要把它们培植成林立的长柄葵,每次收割时,就只割底下的几个老叶,留着嫩叶,它就越长越高;如果要培植矮葵,收割时则专割顶尖嫩叶,只留下两三柄老叶起光合作用就行了,留老葵叶的叶片是制普通大葵扇的原料。
最有趣的要算培植“玻璃葵”了。葵农在葵树刚刚抽出像笔形的心叶时,就用草绳把心叶紧紧箍住,不让它照到阳光,保持嫩黄的色泽;等它长成为一柄扇的长度时,才把这“葵笔”割下来。这些葵的体态最矮,它的叶——“葵笔”可制成最名贵的玻璃扇。老葵农谭扶亮远望葵林,悠然地说:“这套种植方法,是祖上传下来的,谁也弄不清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据说早在清代嘉庆初年就设了葵扇会馆。那么,葵落户在新会起码也是清代以前的事了。
逐着满载葵叶顺流而下的小船,记者来到葵叶的晒场。在那里,人们把一柄柄葵叶排在场上晒白,那些折叠起来的玻璃“葵笔”,还得小心地用竹竿撑开。晒场只是葵叶的简单加工场所,在国营葵厂,记者看到了更细致复杂的加工过程。葵叶虽然天然像一把扇,但要经过晒、剪、切、焙、削、合、锥等十多二十个工序,才能成为给人以“清凉世界”的葵扇。
在葵扇加工过程中,最能显示手工艺“巧夺天工”的特色的,要算给玻璃葵扇作底子的火画了。在葵厂的火画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十多位火画艺人,从炉火中抽出或尖或钝的铁针当笔,埋头在扇上作画。既没有调色板,也没有砚台,火画艺人就靠掌握铁针的热度和下笔的轻重,描出粗细适宜、浓淡恰当的单色图画来。画中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维妙维肖。曾经出席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的艺人赵源给我们道出其中的奥妙。他说:“扇面上条条叶骨,凸凹不平,在上面画画,不能一挥而就,而要逐笔添上。可是,看来要有气势,如同一气呵成一般。”赵源的技艺是他的前辈赵晃传授的。解放前这一带虽然只有赵家会画火画,但由于反动派对葵业的摧残,他们也只得别谋生计,火画几乎湮没。解放后,在党的培植和关怀下,七十高龄的老艺人赵晃才率领子侄重理旧业,而且打破“只此一家”的界限,培养了新的学徒。去年底,这位老人去世了,他的卓越的技术不仅没有失传,还有了新的发展,他的侄儿赵源已经跳出古老题材的框框,能够以新社会的新风貌作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了。艺人们衷心地感谢党的关怀,在周总理参观葵厂的时候,赵源送了一柄自己的精心之作给周总理留作纪念,还特别绘了一柄有着母亲爱护儿女画像的火画扇,委托周总理送给毛主席。
在葵厂里,除了制葵扇外,还利用葵叶的各个部分,制蓑衣、雨帽、牛绳等用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大跃进以来,葵叶得到了更充分的综合利用。在葵厂的陈列室里,我们就看到了葵篮、葵藤席、葵通帽和阔边遮阳帽等令人喜爱的新产品。制造这些五光十色、轻巧玲珑的新产品的原料,谁会想到两年多以前,还是一些被当柴烧或垫牲畜栏的废料呢!在葵乡,我们听到了许多利用葵叶废料的动人故事。女工林翠婵看到一只非洲花篮,受了启发,就利用葵扇剪下来的葵尾试制成功有图案的葵篮;一位撕葵藤的青年女工,看到高要县许多人用草编席,就寻师学艺,用葵藤编成了精细光滑的葵席,为葵树的下脚料找到了新出路;来厂参观的越南友人,也传授了越南通帽的制法,使他们创制成功了葵通帽。
走出葵厂,记者在新会县城漫步,又看见了另一种葵乡特有的景象。这里的人家,几乎十之八九都干着葵的加工工作。有些人参加了公社组织的葵业生产小组;有些人拿回原料在家里加工,或者编席、或者锥扇孔、或者织花篮,既可兼管家务,又增加家庭收入。记者访问了居民黎秀芳,她的六个在小学、中学念书的孩子,经过母亲的传授,都在课余时间学会了一种葵制品的加工活,从小就参加了劳动。在县城的大街和小巷,人们常常可以看见背着书包的学生们边走边编葵帽边;在电影院里,在纳凉的树荫下,有些人也手执葵叶,不歇地劳动。在新会县葵制品的加工生产,确是群众性的,除了两家葵厂的一千二百名职工从事专业生产外,县城和附近村镇参加加工工作的在万人以上。
新会县过去只有环城、双水、礼乐等地种植葵树较多,现在全县各公社都有葵树的影踪了。多姿的葵树,不仅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分外美丽,就是在银色的月夜里也妩媚动人。它们把富饶的新会,装点得更加迷人了。
本报记者 陈婉雯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