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谈英雄人物的塑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7
第7版()
专栏:

谈英雄人物的塑造
侯金镜
描写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不那么容易。一则,从革命文学历程来看,从事这种努力的时间还很短,大约二十年光景不到;因此可遵循的经验也不是十分丰富;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现实生活里人民的英雄性格也处在一个发展变化、趋向成型但是还没有成型的过程中,给作家们把握了而后再概括和创造英雄性格的工作,更增加了一层困难。
这几个原因如果还有点道理的话,那么,尽管还有许多不满足的理由,可是我们的作家在这方面的贡献,不能不说是相当多也相当大了。
大约是四五年前,爱好文学的朋友们有一个话题:英雄人物为什么写得不那么令人满意?不过他们对于写英雄人物写不写缺点的问题毫无兴趣,这些外行的朋友们并不佩服行家们提出的问题。他们注意的是写好英雄人物是不是得写好他的成长过程。有人说一定要写,举我们自己的例子,就是影片《董存瑞》、近日放映的《红色娘子军》里的琼花,讲话剧还有《战斗里成长》里的石头。影片《刘胡兰》他们不举,原因是人物站立不起来,用来做论据是不利的。可是近几年,持这一种说法的人们开始动摇了。原因是又出现了影片《战火中的青春》里的高山和小说《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于是有的朋友说,写英雄人物成长过程的方法不能当做唯一的方法。
会做比喻的朋友用性格历史的横断面和纵断面两种方法来说明。纵断面是方法的一种。这种方面虽不等于为英雄立传,从出生一直写到他完成丰功伟绩,但是也得溯本追源,写出英雄性格发展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的阶梯。横断面就不同了,它把英雄人物已往的事迹大都舍弃了(由作者出面做简括的介绍,起一种陪衬作用的,不能计算在内),而集中描写他的某一段生活和斗争。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性格的历史似乎被截掉了,他的事绩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实不然,性格的历史(指写得好的作品说)被压缩,更准确点说,是浓缩在横断面的年轮上,英雄性格的时代内容和历史内容仍然可以显现出来。做这比喻的朋友也说,和大树一样,一年一度生长期的历史印迹,在横断的年轮上是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
《战斗里成长》和《红色娘子军》的主题近似,石头和琼花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复仇精神,这种精神炽热而顽强;他们也有出自农民的同一弱点:组织性缺乏锻炼,然而他们都在革命部队大熔炉里冶锻成钢。但是,作家对他们的处理不同。石头性格的突变是在剧本的结尾。剧本前两幕都集中烘托和描写他复仇意志的形成,到最后才出现全剧的关目——个人复仇和集体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和解决。至于这人物性格在突变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品质和出色的行动,作者略去了,否则就会拖着一个与这个剧本主旨无关的大尾巴,而且在石头和赵钢的性格对比中已预示了石头的将来,这就够了。《红色娘子军》则不同,戏剧冲突和琼花性格转变的关捩在前半部,直到她对南霸天打出了一枪和回队以后认真地坐了禁闭。这一关目给观众印象最深最强烈。琼花的开枪引起观众复杂的感情:她开枪,从她性格出发来说,完全是合理的;同时违犯侦察工作纪律又是严重的错误。观众的感情最后在这个焦点上统一了,这就是,琼花的仇恨心究竟是推动琼花参加革命的一个基本因素,她的错误是不能允许的,但是经历了这错误,这个人物也才是真正开始了她的革命战士的生活。影片非常精确地描写了这一点。影片还有弱点,就是琼花的性格在这里中断,后来,她的性格在消灭南霸天的事件里被淹没了。性格虽然也有一些量的变化,就不能紧紧扣住观众的感情了。
杨子荣和高山和前两个人物不同,他们一出现,英勇性格就已经成型,没有再发展。艺术家们的创造努力,是在冲突中表现性格的合理性、丰富性和社会内容,揭示人物的崇高的精神世界。
不过两部作品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杨子荣的性格完成是在威虎山上,作者且也着力于人物内心生活的挖掘——杨子荣怎样处理(精神上的)假的匪徒和真的革命战士的矛盾,兢兢业业与勇敢机智的矛盾等等。没有这些内心生活(不是静止的心理描写,而是在行动中的发掘)精细而又精确的描写,如果只是孤立地写他的行为,杨子荣的性格不但不丰富而且也不真实了。作者把杨子荣的内心世界打开,才能使读者不是欣赏惊险事迹,而是和杨子荣同感情共命运,发生共鸣,得到打动人(可以说是动人心魄)、鼓舞人、陶冶人的效果。
艺术家对高山更多地是用高山、雷振林二人性格对比、互相陪衬、烘托(冲突)的方法。高山的性格在影片中没有质的变化,但是从雷振林看不起到不能不佩服;由对雷振林的某些提醒、侧面批评到面对面严肃的斗争;又到勇敢地冲入敌人的包围救出雷振林而自己负伤……这样,原则性强、讲求团结、敢于斗争、勇敢机智细心等等多采而又统一的性格,就逐渐准确而又轮廓鲜明地被勾画出来了。
我不过是把朋友们散漫聊天中的一鳞半爪在这里说出来,谈不上什么见解和分析。所以还要说一说的目的是,我们创造英雄人物的经验并不多,但是没有做掌握大量材料和实事求是的总结,只从一些主观的、抽象的理论出发是不行的。多做点具体分析,多做点比较,哪怕涉及的问题小一些,对作者、读者、观众也有莫大益处。
(附图片)
上图:《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在放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