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伐木场里办小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27
第8版()
专栏:

伐木场里办小学
徐吉征
提起伐木场里办学校,话可就长了。
那天我收工回家,刚刚放下锯,小生他妈就乐颠颠地跟我说:“明天小学校就开学了,我给小生报上名啦。”我一听,嘿!真是说干就干。前些日子听检尺员老尚告诉我,党组织研究要在伐木场办小学了,谁料想办得这么快。
提起办小学的事,工人在一起常唠。现在咱生活好了,啥也不愁,就愁这孩子念书。眼瞅着孩子一天天大了,念不上书,大伙急得直打转转。孩子在林子里住常了,心野,满山窜。他们背着大人到大山涧里去洗澡,那空山水,三伏天都砭人骨头;再不就像猴一样嗖嗖地爬树打松籽,那红松好几丈高,我那小生就坐在树丫上,一边吃松籽,一边连伸胳膊带蹬腿。有一次,正赶上我从那树下走,把我吓得出一身冷汗。平常你看吧,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聚在森林小铁道边上玩,听到小火车进山的笛声一响,他们一个个趴在铁道上听响动,你说吓人不?白天大伙都上山干活去了,谁有空教育孩子!
大伙急得身上都冒了油,谁不想在咱这办个学校。大家也知道难事多:林场四百多工人,只有四十几个够上学年龄的孩子,人少;再说,伐木场比不得乡村,在哪也住不长,有时候在一块林子里住上一年半载的把树伐完了就要挪地方,人走家搬,这学校可怎么办?难事还多着呢!别的先不说,老师这一宗就把人难住了。伐木场请教师,人家能愿意来吗?这一连串问题,把大伙都憋住了。
可是这学校不能不办。老工人常说:“咱在林子里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共产党来了才摘去文盲帽,可不能叫下一辈再在山上当小文盲了。”没有学校,有人就求亲告友,把孩子送到外地亲戚家去。我也想把小生送到大石头学校去住宿,可又不放心。孩子太小,怕他料理不好自己的事情。
听说明天就要开学,我问生他娘:“这可是真的?”她用手指点着我的脑门说:“难道我还骗你不成!我看你是乐疯了。”
生他娘说我乐疯了,我看她才真乐疯了呢。吃过晚饭,她就忙个没完,把小生拉在身边,一会穿穿上衣,一会试试新鞋。孩子被她折腾烦了,跑到我怀里来,瞪着黑溜溜的小眼睛问我:“爸,你上学那会,奶奶也这么罗嗦吗?”这句话,问得我打了个寒战,刺到了我的痛处。我想,孩子到底还是孩子。在孩子的眼里,林子里就应该有学校;上学之前,妈妈就得给添新衣,制新帽。孩子问我小时候是怎样上学的,我能告诉他什么呢?我的老家在山东寿张县,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受了一辈子苦,连自己的姓也不认得。我十六岁时和爸爸一块在东苇差河山里做木头,晚上住在山上大工棚子里。想想过去,再看看眼下……。过去的事情他怎么能够理解呢?
第二天,天还没亮,生他娘就把我喊醒了。我说:“别吵,今天休班,让我多睡一会儿。”她不肯,非叫我和她一起去送生儿上学。她说:“这是件大事呀,老师让家长把学生送去。”我说:“你不是家长吗?”可是,她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怎么能办得了。”
吃了早饭,给孩子打扮完了,天还没大亮呢!
太阳露头了,满山的松林都染红了。这时候,学校一声钟响,接着就响起了震天的锣鼓,震得玻璃窗哗哗直响。
人们从屋里出来,从四面八方奔向学校。老头、老太太穿着干干净净的褂子,笑着;小孩穿着新裤、新袄,跳着;有孩子的,都是夫妻俩来送孩子上学。
小学校的空场上已经挤满了人,大人三五成群唠家常,孩子聚到一处,小生也从我和他妈的手里挣出去,找小伙伴去了。这时我看见检尺员老尚和他爱人领个孩子从西边走来。我问生他妈:“老尚多咱把孩子接回来的?”她说:“人家消息灵通,听说办学,就给哈尔滨去信,孩子的姑姑前天把孩子送回来了。”
提起老尚这个孩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去年上半年,他才七岁,就整天唧咕他爸爸,非要上学不可。老尚干着急,没办法。这孩子可精了,他自己会想办法。一到晚上,爸爸妈妈上夜校去扫盲,他就站在窗外,连看黑板的字,带听老师念。爸爸妈妈回到家念生字,有时一个字谁也认不得,两个人都憋住了,正在难分难解的时候,这孩子给解了围。以后,老尚给他买支笔,一本扫盲课本,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去扫盲。人家逗老尚说:“你们家是老盲、小盲一起扫。”下半年,哈尔滨的姑姑把孩子接去念书,而今伐木场办学校了,姑姑才把孩子送回来。
这时候,人还是从四面八方往小学校聚,我和生他妈挤到小学校窗根底下看热闹。说来也怪,这不就是豆腐房那三间板房吗,有什么好看呢?可是谁也不这么想,大伙扒着玻璃窗往里看,看哪,看哪,看那刚刚刷过的粉墙,粉子还没干呢;看那带白楂的桌椅板凳,昨天木匠贪黑才打造完,还没刷油呢;看那讲台,讲台就是一张脱了漆的办公桌;看那讲台前正在擦黑板的女老师,这姑娘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今年才只有十六岁。
小生他娘告诉我:“这姑娘是一支线张段长的侄女,刚从学校毕业,到她姑父这来串门,支书找她谈,说学校缺个教员,人家二句话没说,就留下了,可坚决呢!”一听这么说,大伙都在发表意见了:
“一个城里的姑娘,能在咱林子里呆下,可不易呀。”一个老太太说。
“那有什么新鲜的,人家是为了工作才留在咱林场的。再说,往后咱林场也就和城市差不多少哇!……”
这时,只听山前大钟一响,噼噼啪啪放起几挂鞭来,接着几个“二踢脚”飞上天去,在林区瓦蓝的天上开了花。几通鼓打过,党支部书记王刚登台讲话,他说:“老工人、新伐木工、拖拉机手们,过去你们可曾见过林子里办学校吗?”大伙说:“没有!”他又说:“对!这叫亘古未有,这叫文化上山。今天我们在林子里办小学,往后还要办中学,办大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做有文化的劳动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