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培养苏绣新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03
第4版()
专栏:

培养苏绣新一代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参观一下苏州的刺绣研究所,你会感到它的确秀丽,雅洁。绣品上那盛开的百花,娇艳欲滴;小猫儿扑蝶的那种又是淘气,又是可爱的样子,你很可能会把它当成真的而去抚摸它;就是一幅普通的山水,意境却也很妙。一对?金打子的靠垫或一条戳纱?金的被罩显得那么富丽堂皇。每看一样东西后,都会使你爱不释手。这些精美作品的创造者,都有三、四十年的工作经验,他们继承了二千多年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如果你仔细观察,每片花瓣要用十几种色线绣成,一只猫的眼睛要换上七、八种不同的色线。这是多么复杂而巧妙的劳动啊!为了使这古老的艺术,巧妙的技法为新的一代所继承,刺绣研究所是很注意培养新生力量的。让我们看看,他们所培养的苏绣新一代——“刺绣专修班”的学员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
当你跨进“刺绣专修班”整洁的课堂,可以看到教室里端端正正地坐着近二十个年龄约莫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她们在全神贯注地绘画。她们是“刺绣专修班”的学员。1958年,研究所吸收了三十多名来自各区(本市的)的初中毕业生,成立了“刺绣专修班”,预定学习四年,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除了学习刺绣技法外,以一半的时间学习绘画、政治、文化和参加体力劳动。经过二年的学习,她们已初步掌握了绘画基本技巧和刺绣技艺,有一部分学员已提前毕业,去支援基层厂了。像这样的专修班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我们的前辈,他们有着很丰富的刺绣经验,但往往因为没有文化和缺乏绘画知识,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走了弯路。就拿“绣”字来说吧,一个会写字的人绣起来就知道哪一笔应该先绣,哪一笔应该后绣,哪一笔是枯锋,应该绣得轻一点……。一个不会写字的人,绣起来就笔划不能分前后,只有凭着自己的经验,照着画稿“依样画葫芦”,效果显然不如前者来得活泼、生动。绣画稿也是如此,一个学过画的和一个没有学过画的比起来,将得到和“绣”字同样的结果。所以画与绣结合起来,就会更好地表现艺术效果。
学员们除了在专修班里学习,每年还有一定的时间下工场体验生活,向刺绣工人学习。两年来,在每次下工场后学员们都带回来很多好经验。
在工场实习讨论中,大家把吸收到的不同经验相互交流,在刺绣学习中进行实践。像刺绣上绣品发毛的现象,是学员们在刺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多次下工场后却逐渐减少了。原来,有一位学员在下工场时发现有一位师傅绣的花特别光洁、熨贴,而自己绣起来总是发毛,就虚心向这位老师傅请教。师傅告诉她说:要想做得光亮,就要多做,挑针时必须均匀,拉线用力必须轻重一致,丝路随着形态转折时要柔顺。她照着师傅的话做,真的,发毛现象逐步减少,而光洁程度提高了。还有像针眼多的毛病,也是较为普遍,学员们通过下工场实习已基本上解决了。她们曾经多次和老师傅一起完成了人民大会堂的礼品和各地部分展品的任务。因此大家都说工场就是他们的大课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们的技术水平,研究所还请国画家给她们开讲了关于“如何布局”,“如何组织章法”等为题的艺术讲座。她们边学边作,起先每人每天设计一张稿,而且是小的手帕花样,经过了十多天的锻炼,数量逐步增加,质量也随着提高。她们越是创作多,越是熟练。
每星期六的上午,学员们照例要进行政治学习。党团支部书记经常辅导大家阅读文件和讨论。除了专业学习和政治学习,她们每星期还有两小时的文娱体育活动。两年来,她们获得了思想、学习、劳动三丰收。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附图片)
浙江省温州地区的瓯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后,瓯绣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质量也不断提高。这幅瓯绣,是根据刘旦宅画的屈原像绣制的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 章耕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