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样品下乡农民鉴定 工商协作保证质量 旅大及早准备三秋小农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06
第1版()
专栏:

样品下乡农民鉴定 工商协作保证质量
旅大及早准备三秋小农具
本报讯 旅大市农村各级工商部门及早动手,为“三秋”准备小农具。据不完全统计,到7月20日,全市已生产出各种“三秋”农具十五万多件。
在组织“三秋”小农具的生产过程中,商业部门着重组织了名牌产品的生产。镰刀是“刃口货”,规格、质量要求比较高。金县、旅顺等地商业部门派出职工选带样品,串乡到队,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名炉和巧匠,组织名牌货生产。旅顺口区双岛湾供销社带样品下乡,根据四十多个老农民的意见,在出厂质量一向较高的工厂安排了两千把镰刀的生产。许家窑式的镰刀在水师营公社农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水师营供销社就根据农民要求组织大批生产。就这样,通过调查研究,商业部门在旅顺口全区农民公认打镰刀技术高、规格质量好的五十六个烘炉安排了三万把镰刀的生产。
为了及早完成“三秋”小农具生产任务,许多工厂开展了技术革新,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金县杏树屯公社机械修配厂过去每个烘炉每天只能生产二十七把镰刀,优质品占95.5%。但是经过工业五匠(木、皮、编、铁、石匠)商业四员(保管、营业、采购、驻队员)座谈总结经验,日产量不仅提高到三十五把,而且优质品达到98.8%。金县三十里堡公社农业机械制造修配厂通过开展技术革新,创造了六种胎具,镰刀日产量由每人九把提高到三十把,而且刃口好,被农民赞为得心应手的好家什。
为了保证小农具的质量,工商部门还都健全了检质、验收制度,改善了供应方法。工业部门不仅建立了出厂制度,而且在出厂产品上一律打了火印;商业部门不仅坚持了检质验收制度,对于质量差价格高的产品坚持拒绝进货。同时,商业部门还敞开了库存,让农民随意选购或退换。
(附图片)
右图: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公社竹滕制品厂工人积极赶制竹扒和扫帚等“三秋”小农具
新华社记者 阎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