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疟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06
第6版()
专栏:祝你健康

疟疾
健君
疟疾,是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了的一种病。公元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了关于疟疾的记载,公元三世纪我国医书《金匮要略》中,已提到使用“蜀漆”(即“常山”)治疟。在欧洲,公元前希腊名医希波格拉底司氏能区别疟疾与其他热症,十七世纪开始使用“金鸡钠皮”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十九世纪末叶,显微镜出世,疟疾的病原——疟原虫被发现,人们对疟原虫的生活史逐渐明了,这才进行了关于疟疾的治疗学及流行病学的种种研究。至此,人类逐渐较全面地掌握了疟疾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疟疾这种病,具有定型发热、贫血、脾脏肿大等特征。症状是:先发冷,浑身打颤。一小时后,发烧高达华氏103—106度,脸上通红,同时头痛,呕吐。高热持续五六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但是,隔一两天,又重新发作。
疟疾是因为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血液里引起的。疟原虫进入红血球里发育,分裂,越变越多,最后把红血球涨破。红血球涨破的时候,也就是疟疾发作的开始。新出来的疟原虫,接着又钻进其他的红血球里再发育、再分裂。人发冷,是由于大量疟原虫和色素在血液中游离所引起的。当疟原虫再侵入红血球的时候,人就要发热。
疟疾几次发作以后,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病人就要贫血,脸发黄,浑身无力,同时脾脏肿大。若是成年人,会身体虚弱,劳动能力降低;若是小儿,会发育停止或发育缓慢;若是孕妇,容易引起流产。
疟疾发作的时间,因进入人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疟原虫有三种:一种是“间日疟原虫”,它在红血球里每隔四十八小时分裂一次,因此病人每隔一天发作一次;一种是“三日疟原虫”它每隔七十二小时分裂一次,因此病人每隔两天发作一次;还有一种是“恶性疟原虫”,它繁殖快,分裂无定时,因此病人显现不规则的发热。一个病人,可能被一种疟原虫重复感染,或者被两种疟原虫混合感染,这样发作的时间就不固定,症状也有了较复杂的变化。在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感染时,因恶性疟原虫繁殖快,故先发恶性疟疾,后出现间日疟的症状。
恶性疟较间日疟、三日疟严重得多。若是脑型,病人由嗜眠到昏迷不醒,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自古相传的“瘴气”,1935年经医学科学家实地调查,证实就是恶性疟疾。
人体里的疟原虫是由蚊子传来的。蚊子咬人时,它体内的疟原虫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中,进行“无性生殖”。其中一部分疟原虫在红血球里只长大而不分裂。最后变成雌体和雄体。遇到蚊子咬人吸血时,疟原虫就随着血液进到蚊子身体里,雌雄交配进行“有性生殖”。疟原虫就是以这两种生殖方式完成它的生活周期的。在蚊子体内发育繁殖的大量疟原虫,在蚊子咬人的时候,就又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使人发病了。
疟疾是由蚊子传染的。蚊子的种类很多,能传染疟疾的只有“按蚊”,又称“疟蚊”。这种蚊子,翅膀上多有灰白斑点,落在墙壁上,身体向上翘着,与墙壁约成四十五度角。按蚊多生长在稻田、池塘、溪沟的清水里,也到积存雨水的缸、盆、罐里产卵。成蚊白天停在阴暗的地方,晚上喜到住屋内或住屋附近活动。我国南方因温度较高,雨水较多,适于蚊子的生长,因此蚊子比北方多,疟疾流行也较普遍。
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很多。西药有奎宁、阿涤平、白乐君、扑疟母星、圜氯胍等;中药有常山、鸭胆子等;针灸也有疗效。哪种疟疾服用哪种药,以及服用多久,要听医生的话,不能随便乱用。
现在正是疟疾容易发生和流行的季节,凡过去有过这种病的地方,应加强预防和治疗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