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 讨论蒙古族史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0
第7版()
专栏: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
讨论蒙古族史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最近在编写《蒙古族简史》的过程中,就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蒙古族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分歧是,蒙古族有没有经过奴隶社会。一种意见认为,蒙古族在氏族制度瓦解以后,没有形成奴隶社会,而是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其理由是:(1)在当时蒙古社会中奴隶的数量不大,而且在畜牧业的生产上没有也不需要大量使用奴隶。(2)当时的奴隶是家庭的成员,这说明出现的只是家庭奴隶制,而家庭奴隶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现象。(3)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中曾经杀戮了大量的俘虏,这说明当时社会对奴隶的需要是不大的。(4)在当时的蒙古社会中,没有发现适应于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5)受到毗邻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的影响。
另一种意见认为,蒙古族的社会发展不能说是越过了奴隶社会这一历史阶段。其理由是:(1)蒙古各部统一以前,各大部的社会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乃蛮、克烈等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即以发展比较落后的蒙古部而论,在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孛端察儿时代,原始氏族公社的社会就已经瓦解了,当时已经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的悬殊,奴隶制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孛端察儿的时代,据最保守的推算,不能晚于十世纪中期。这就是说,最晚在十世纪中期,蒙古部已经出现了主人与奴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二大阶级。至于发展先进的各部,情况更可想而知了。(2)在以游牧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产部门的社会中,奴隶制的形式是家庭奴隶制。这种奴隶制的存在与发展,便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而不应该把这认为只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现象。(3)在游牧民族社会中,原始公社瓦解以后,氏族制度的外壳和它的残余影响是长期地被保留着的。在奴隶社会阶段是如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以后还是如此。(4)蒙古族社会由以家庭奴隶制为标志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不是在家庭奴隶制崩溃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在由于氏族或部落的互相兼并或自动结合时所产生的封建依附因素的不断增长,最后成为社会制度的主导关系的时候完成的。在封建社会形成的时候,奴隶制并没有被废除,但它的地位已经是次要的和残余的了。(5)蒙古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一般说来,开始于十一世纪。到了十二世纪,由于内外的原因,这种变化有了急剧的发展。几个大部,这时候都已经封建化了。十三世纪初年,成吉思汗以蒙古部为核心,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国家的时候,蒙古族的社会已经是封建社会了。
在《简史》的编写中,基本上采取了后一种看法。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解放以前和解放以后出版的一些著作中,往往把元代的统治看作是黑暗的时期,社会、政治混乱,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在讨论中大家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元代统治时期,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应该肯定:
(1)元代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四百余年的割据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各族人民,在空前规模的统一政权的范围内,通过共同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和共同进行劳动生产的斗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更加巩固了。(2)我国的三大发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先后传入欧洲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和埃及所采用,而且在俄罗斯沿用了几百年。我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了阿拉伯,算盘和计算方法也传到了西方。我国当时到中亚和海外去的人,写了许多记述当地情况的书籍。另一方面,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来到我国,有些落籍不归,把东罗马的医药、回回的历法、天文和地理仪象、药品和医疗方法介绍过来。西方的宗教徒和商人,也写下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游记。这些在十三世纪左右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东西方人民的相互了解的。
(3)在元代统治期间,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4)在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的推动下,边疆兄弟民族地区、特别是蒙古地区,经济、文化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
清朝统治时期(指1840年以前)蒙古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讨论中大家认为清统治者建立了统治全国的政权后,把整个蒙古分割为数个部分加以分割统治,在蒙汉各族人民之间和蒙古内部实行严格的隔离政策,并大力提倡喇嘛教作为思想上统治麻痹蒙古人民的工具。清统治者虽然实行了上述种种削弱蒙古民族的政策,但是他们在统一全国的同时,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一个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蒙古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即:结束了明代蒙古的封建割据和蒙古封建主之间不断内讧的局面;使蒙古地区在统一的国家内进一步加强了和内地的联系;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措施,如禁止蒙古封建主杀死属民,规定了赋税乌拉的限额等。
在这样一种有利条件下,加之蒙汉各族人民的不断斗争,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较之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蒙汉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何时出现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1840年以前,蒙古族地区已经出现了金矿、银矿、林场等企业,但是这些都属于封建性的手工业,不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1840—1895年之间,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侵入蒙古族地区,但是这主要是商品输入,所以也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企业。至1895年之后,帝国主义开始在蒙古族地区举办铁路、采矿等事业,出现了资本主义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蒙古族的工人。同时也有一部分王公、官员投资于这些企业,这样也就出现了蒙古族的资本家。
另一种意见认为:1895年以后,确已出现了蒙古族工人,但是王公贵族并未完成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他们还主要进行封建剥削,不能因他们偶尔对近代企业投资便说他们已转变为资本家。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1895年以后,不仅在帝国主义开办的企业中有蒙古族工人,就是在手工业大量破产和帝国主义大肆掠夺原料的过程中,盐、碱、煤、药材及其他原料产地的蒙古族农牧民,也有转化为采集工人和运输工人的。当时也出现了蒙古族的资本家,只是数量极少。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问题,要从地区来看,不能单从民族方面来看。蒙古族地区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便不能不对蒙古族发生影响,因之也就不能不影响到蒙古族社会的性质。在《简史》的编写中采取了这种看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