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坚持奖励制度 精选饲养人员 崤底大队大力繁殖耕畜增强畜力 一九五六年以来大牲畜累计增殖一倍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1
第3版()
专栏:

坚持奖励制度 精选饲养人员
崤底大队大力繁殖耕畜增强畜力
一九五六年以来大牲畜累计增殖一倍以上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消息:河南省灵宝县阳店公社崤底大队,几年来大牲畜发展较快,为精耕细作提供了较充足的畜力和大量的厩肥,并且出售了多余的牲口,增加了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
崤底大队在高级社初期(1956年),只有三百一十头牲畜,而且大部分是小毛驴;到今年春天为止的五年中,牲畜累计发展到七百二十三头,除出售二百六十四头和正常的自然淘汰外,存栏四百二十六头,其中有骡、马四十八头,牛二百六十四头,驴一百一十四头。1959年以来,卖牲口的收入达十万多元。
这个大队从1956年夏天开始,就建立了牲口繁殖奖励制度。配种一次奖给饲养员一定工分,每繁殖一头幼畜,分别牛、驴、骡、马,奖给生产队和饲养员一定劳动工分和现金。奖励办法立竿见影,当年就繁殖幼畜四十三头,1957年又增到九十一头。随后,根据群众意见,大队修订了繁殖奖励制度,确定奖金由生产队、饲养员、使役员三方面分成,加强了生产队繁殖牲畜的积极性和使役员保护孕畜的责任心。
去年冬季,大队在牲畜固定给生产队使用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生产队繁殖牲口的奖励制度。例如,适龄母畜在包产任务内繁殖的牲畜,每生一头牛、驴、骡、马都有奖励。奖金骡马高于驴,驴又稍高于牛。奖金按“三、二、五”比例分成,即饲养员得30%,使役员得20%,生产队得50%。包产任务以外繁殖的耕畜,奖金又高一些。
崤底生产大队在牲畜的饲养管理方面,采取了集体喂养方式。因为当地有较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是居住集中,高级社以来,群众就有集体喂养的经验;二有饲草基地,有大量的荒沟,适宜种苜蓿。目前种有苜蓿一千零七十亩,够全大队牲口吃五个月;三有一套集体喂养的制度和一套设施,比如畜舍、配种站、兽医站等。
集体喂养的具体办法是把牲畜固定给生产队,由生产队统一管理,分组分槽喂养,每组由两个饲养员负责。每一个饲养组和一个作业组对口,这样既便于生产队统一领导,可以比较机动灵活的配犋,保证孕畜、病弱牲畜的休息。同时,饲养员专职专业,便于钻研业务,不断提高饲养技术。这个大队还根据个人的申请,先后吸收了八对夫妻做饲养员,以便于饲养管理。例如何平江夫妇去年喂的六头适龄母畜,达到了全配、全准、全生、全活;全槽牲畜没有三类膘。
崤底大队十分注意挑选饲养员,并且经常向饲养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几年来,这个大队已经建立了一支坚强的饲养队伍。全大队四十五名饲养员,大部分是贫农下中农,很多人有十几年或几十年饲养牲畜的经验,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四十八岁。这一批饲养员,是根据成份好、政治可靠、觉悟高、热爱牲畜、有技术、作风踏实殷勤等条件,由社员选举出来的。为了加强和巩固这支队伍,大队管理委员会专门派一个大队干部负责牲畜管理工作。这个干部和其他干部经常同饲养员在一起,商量解决繁殖和喂养牲畜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和饲养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