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大湖公社农具厂以负责态度对待产品质量 出厂农具包退包换包修理 因地制宜、因人分工组织生产,责任分明,层层检验,产品合格率达97%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2
第3版()
专栏:

大湖公社农具厂以负责态度对待产品质量
出厂农具包退包换包修理
因地制宜、因人分工组织生产,责任分明,层层检验,产品合格率达97%
本报讯 福建省闽侯县大湖公社农具厂实行出厂的农具包退、包换、包修,推动全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这个农具厂担负着全公社农具的主要修造任务,每年要为生产队和社员修制大批铁、木、竹、棕农具。为了保证出厂农具的质量,厂里规定凡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农具,群众要求重新修造的负责予以修造,要求退的可以退回;规格不符合的可以换。他们对退、换、修的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如锄头腰过软、嘴过硬等质量不好的,可以退;品种规格不符、不好使用的,可以换;锄髻不够坚、锄嘴不利的,代为修理。这种情况,退、换、修一律不收费。因为使用不慎而损坏的,如锄头碰坚缺角、田桶断箍、棕衣断绳、粪箕断耳等,厂里负责修理,酌情收一些加工费。为了便利群众修换农具,厂里还在大锦、大坪等地增设了五个修理点和门市部。
这个厂坚持实行包退、包换、包修的做法,受到了农民的赞扬。例如,有一次上苑大队陈尚统生产队有一个社员买了一把锄头,没有几天锄嘴就卷口了,拿到农具厂门市部一检查,发现卷口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在制造时火色看得不准,硬度不够,立即换了一把好的给他。这个社员就非常满意,逢人就说:“神仙也会掉宝剑,农具厂出一两次次品也是难免的。只要有这种良好的服务态度,我们就满意了。”
这个厂实行包退、包换、包修的做法,促使工人更加注意改进产品规格,提高产品质量。大湖公社地区辽阔,有山区、有平原,对农具规格要求不一致。他们就根据群众不同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例如,新塘大队一带土层厚,土性粘,群众爱用直式身长的锄头,厂里就把熟悉当地群众要求的林恩牛等,调到这一带修制这种锄头;东姚、岭头一带梯田多,群众爱用锄头略弯而锄板稍短的锄头,厂里就派生产这种锄头最拿手的吴贤登去打制。其他草耙、塍刀、木桶、竹器、棕衣等农具,也都因地制宜,因人分工,作了合理调整。
厂里不但合理调整了生产组织,还建立了生产责任制,每炉、每组打制的农具,都要刻上生产者的记号。这便更加提高了生产者的责任心。木桶车间老师傅杨善槐,操作时一丝不苟,道道桶缝紧扣。名手林恩牛每次打锄头,总是反复检查,打了又打,锻打的锄板闪闪发亮。为了加强质量检验,各车间都选出一个生产经验丰富、办事公道、工作负责的工人,负责检验产品,并且建立了小组、工序间互相检验,车间检验员专责检验,仓库人员最后验收的三级检验制度,做到产品不合格不出厂。
这个厂打制的农具合格率达到97%。今年上半年出厂的一万一千多件小农具中,退、换、修的很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