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峨眉天下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3
第6版()
专栏:名山颂

峨眉天下秀
康世泰
从成都市出发,坐汽车穿过川西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夹江等县,到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地带,遥望海拔三千一百三十七米的峨眉山,气势非常雄伟。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峨眉山的雄姿有“峨眉高出西极天”的诗句,远远看来,峨眉山峰高插云霄,确有“高出西极天”之感。出峨眉县南门,沿公路前进,山势渐渐逼近。一个高大的牌坊,横额上有郭沫若写的“天下名山”四个大字,这就是被称为“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
从山脚到金顶,据说有一百二十华里。这漫长的山路全是用青石砌成的石级梯子。山上的寺庙都是青砖绿瓦,非常整洁。峨眉山的寺庙的历史都很古老,早在公元二世纪(东汉时期),各教派就在这里创建寺院,唐宋以后山上的寺庙更有发展,到明清时代这里已被称为佛教“胜地”了。
峨眉山的寺庙经过历代建筑,寺庙的地势和建筑艺术各有特色。像拔海八百多米建于隋朝的伏虎寺,山形似卧虎,四周翠岗如屏,林木密茂,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在九百米以上的雷音寺,溪水吼声如雷,寺后有形似宝塔的塔峰山,每当月上山峰,塔上像点了一盏明灯。半山腰的大坪寺,建在一个小孤峰上,雪后天晴,环顾四周,白雪皑皑,寒光一片,耀人眼目,有“大坪霁雪”之称。峨眉山寺院建筑最宏伟,文物古迹较多的,要算山麓的报国寺,山腰的万年寺和主峰的金顶。
报国寺是公元十六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原名会宗堂、向宗堂、会宗坊。公元十七世纪(清顺治年间)才改称报国寺。寺中正殿有四重,一重比一重高,每重殿的结构都很宏伟自然。庄严的殿宇掩映于花楠翠柏之中。门窗、础石雕刻精致生动,楼台亭阁分布匀称。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塔高两丈,分十四级,上刻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和华严经的全部经文。第二三殿的院落里,鲜花满院,最后一层是七佛殿。这里的文物陈列室,存放着历年搜集的文物,还有峨眉山部分生物标本,如世界上稀有的珙桐花、胡子蛙等标本。解放时,报国寺殿宇倾斜,行将倒塌,1953年人民政府拨专款整修,还新建了不少圆亭,培植了许多花木。
万年寺是峨眉山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建于公元四世纪,叫普贤寺,唐朝叫白水寺,明朝改叫万年寺。原来的寺院有七座殿,后仅存新殿、砖殿和昆卢殿。1945年遭火烧,除砖殿损失较小外,其余建筑全部焚毁。解放后,曾拨专款整修砖殿,还新建了巍峨殿,把残存的许多铜铁佛像和法器移于寺内。现在殿中的三尊明代大铜佛和其它佛像,门前的大铜鼎,都是灾后遗物。砖殿是明代盛行的无梁殿,全用火砖拱成,屋顶像锅盖罩地,四壁成正方形,结构样式雄伟精致。这里最为壮观的是公元九百八十年所铸的青铜普贤座像,从头到足,高两丈七尺三寸。普贤的骑象塑造非常庞大,象脚各蹴一莲花座,是全国少有的大铜古物,据说是把铸好的铜件运到寺内焊接而成。巍峨前后殿内,有明代铜铸的阿弥陀佛站像、铜观音,还有铜万岩碑,碑上刻着飞龙十七条,碑座刻有二龙抢宝珠图。砖殿内还陈列着“贝叶经”。“贝叶”是一种树叶,上面刻着密密的经文,是极珍贵的文物。
金顶是峨眉山主峰上建筑最辉煌的寺院,寺名华藏寺。主峰上还有千佛顶、万佛顶、卧云庵等寺院。华藏寺开建于公元十六世纪,后来初建殿宇遇火焚毁,又在湖北铸造铜殿一座,高两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多,运到山顶。铜瓦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所以称为金顶。1890年华藏寺又被火烧,仅存两扇铜门和一座纪事铜碑。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添盖了铅皮屋顶,新建了殿前的走廊和殿后的睹光台。华藏寺前是一幢金碧辉煌的大佛殿,横书斗大四个金字:“秀冠全球”,外殿右边宽敞亮堂的大客堂里,挂着很多古今名人字画。最高一层殿是金顶的精华。殿中央有一尊金色大佛像,一边是一座十七世纪的纪事大铜碑,高七尺多,宽三尺多,碑上集有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的书法;另一边是一座铜塔,高二十一层,为明代所铸。殿后有几尊白玉佛像,高达数尺。
登上金顶,极目远眺,可一览数百里。华藏寺周围,杉林掩映,清溪潺潺,花草满山,好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金顶左侧新建了一排房子,门外有个很高的风向台,这就是金顶气象站。傍晚,登上睹光台,蓝天如洗,鸟瞰顶下,云涛滚滚,浩瀚无际,这时金顶好似飘飘荡荡,驾凌在浮云之上。滚滚的云海变幻无穷,有的像雪海、金山,有的像万顷白棉,一会儿又像奇形怪状的动物。春天无风时,云海像湖水一样平,吹起风来,云涛奔腾,又是一番景象。入夜,舍身岩前,莹光点点,忽明忽暗,忽升忽落,有时群起而扑来,有时落在岩边不见了。这是金顶上的“佛灯”。这是沼气或磷的作用。沼气或磷遇到夜风就到处飞扬,发出莹光。宋代释克勤的诗,就是描写这种景色:飞自峭岩东,飘来点点红;回翔分远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摇半壁风;夜深人静后,挂满梵王宫。
早晨,在睹光台看日出。六时左右,云层里露出半个太阳,像熔化过的钢水那样红那样亮。太阳出来时,在云层上像火弹似的向上跳跃,很快就在天空挂稳。这时雾层逐渐自白变黄,由黄变红,最后在太阳的强光照射下慢慢消失,露出近处的山峰;这时,俯视舍身岩,像用刀劈的那样整整齐齐,足有百余丈深。南边可望到乐山县城,北面隐约可望到成都,西面可望到贡嘎山和点点雪山。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日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冻如蚁。”大概就是描写这里的风光。峨眉山背后,山脉绵亘,范成大的《峨眉山行纪》里说,“丙申复登岩眺望,岩后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这两座瓦屋山,确也别有风光。在金顶眺望四周,真有“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之感。午后,可以看到舍身岩下的“佛光”。“佛光”其实就是虹。在山下看是一道一道的虹,从山顶向下看,就是五彩缤纷的光环,连人影也倒映在彩色的光环里。尽管几个人靠得很紧,各人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影随人动,变幻无常。“云成五色观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桩奇异事,人人影在个中藏”这首诗,就是描写这个景色。“佛光”主要是太阳透过水蒸汽形成。太阳只有一个影子,所以人影倒映下去,也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影子。据说这个景色是峨眉山独有的。科学家把“佛光”称为“峨眉宝光”。金顶上的风光,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感受这种秀丽的景色的。
峨眉山,你是那样挺拔秀美,你蕴藏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啊!看了你,将使人更深地热爱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那勤劳善良的人民。(附图片)
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