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北运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3
第6版()
专栏:

北运河
胡沙
出北京朝阳门往东行四十里到达通县,就可看到水势环曲的古运河的遗址。这条运河是横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北端,从通县到天津这一截,称北运河。
这段运河在隋朝时为“永济渠的尾部”,“永济渠”是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开凿的四条大渠中的一条,工程浩大。“永济渠”是引河南郑州附近的黄河水入沁水,使沁水与卫河上游的丹水相连,沿卫河北行与白河相通至涿州(即通县,通县古时属涿州管)。中经河南之浚县、内黄,河北大名,山东之临清、武城、德县,河北之沧县、天津而至北京。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古代河北省的男女劳动人民在这项工程中进行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和表现了多么豪壮的英雄气概。
这条大运河,一千多年来,对祖国的统一,南北的交通和物资的交流及经济的发展均起过伟大的作用。北运河直到近几十年京津铁路和京津公路通车后,才代替了她的光辉的历史作用。
直到清末民初,这条并不很宽阔的北运河,仍然担负着繁重的水上运输的任务,人们形容她“万舟骈集”,热闹异常。
听运河岸边的老船夫讲:当时在北运河航行的官船有八百八十八帮半,五十支船算一帮,每船有二十六个船夫,有一个小官压船,专门往京都运送粮食。因此,人民称北运河为运粮河。此外,还有四十八帮南来船,也就是从南方来的民船,其中有四十帮富的,八帮穷的。此外,还有小凉船,船上搭凉棚。还有光棍船,船上不带家属。因为当时一般的大小船只都是以船为家,因此老婆孩子都生活在船上。这些大小船只,主要装载的是大米、小米、黑豆及其它南边的物品。到了通县东关外,船靠一条街。有三千脚夫日夜往岸上扛粮食。然后,再往北京运送。
从通县到天津,沿岸设有站口,也就是设浅之处,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还十八。就是说,每个站与站之间,相距大致十八里。有名的站口有歌为证:
安平、马头、河西务,杨村、蔡村紧相连,
过了浦口、汉口、桃花口,船就到了天津卫。
北运河从通县朝东偏南弯弯曲曲的行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所以北运河两岸是物产富饶的地区。此地出产的小米、棒子很有名,北运河又叫御河,因此这儿的小米名叫御河米。南边的人很喜爱吃这儿的小米,这些运粮船回南方的时候,常要带些这儿出产的小米和棒子。这种御河米在南方就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
运河两岸的土地,由于得到运河的灌溉,土质又好,有的土地一亩地能收五六百斤粮食。
北运河虽然在历史上起过伟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生活漠视及对运河管理不善,数百年来,也给运河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水患灾害。每次水来堤破时,两岸的房子多被淹没,人民只得在屋顶上生活,等水退去。自从1958年密云怀柔水库修筑后,才解除了数百年为患的水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