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学习上的“钻牛角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16
第6版()
专栏:

  学习上的“钻牛角尖”!
田敏
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时候,发现了下面这样的情形:
有一个小组在讨论人生观问题时,争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人生观?”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人生观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另一种是:“人生观就是人活着为什么?”于是小组内就展开热烈的争辩,“人生观”到底是“为什么要活着”呢?还是“活着为什么”呢?当然不会有结果。
另一个小组,也是讨论人生观,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人从婴孩时起到二十岁,一直关在房间里,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那么这个人有没有人生观呢?他的人生观又如何呢?”于是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样的学习,对于我们显然没有好处。上面的例子是很突出的,但在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学习方法却仍然相当普遍地存在,尤其在青年知识分子中。这是值得检查的。
上面的第一个例子,是把问题伫留在字眼上翻来复去,而不去领会问题的实质与精神,在字眼的争辩上枉费时间精力。第二个例子则是从一个明明不存在而也不可能存在的假设出发,来研究问题,讨论问题。以这两种态度来研究人生观问题,固然不能借此批判肃清不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即用来研究任何别的问题,也显然不会有结果。这种“钻牛角尖”的学习方法的本质,便是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善于领会理论的精神与实质,善于联系并暴露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思想,善于发掘日常的斗争,而不是从字眼与空想出发,在字眼与空想中打圈子。毛主席说:“要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列主义,要使它与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广泛的学习热潮中,我们应时刻记住这两句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