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百闻不如一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16
第6版()
专栏:

  百闻不如一见
白河
当热烈的观众,看罢“百万雄师下江南”,从拥挤的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一个年青的观众对另一个观众说:“这片子真好,咱们看到了大军过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说到百万大军过长江,一般人总觉得是一个神秘的故事,以为江那么宽,敌人又把守在南岸,怎么能过得去哟?纵然,人民解放军早解放了上海、南京、杭州,又进到了福建,但这个渡江的故事,一般人看不到那种情景,在思想里总是有点茫茫然。现在,看到了这个真实的记录影片,在人们思想里永远刻上了一个不能磨灭的印象。
从这印象里,使观众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是有阶级、政治教育、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人民子弟兵,长江天险是挡不住它的;而且,由这里可以看出这只代表着全国人民利益的战斗部队不久会解放全国的。从另一方面看,国民党反动军队,虽然有美帝的武装配备,但不愿当炮灰的官兵,只有放下武器逃跑,当俘虏,这就更注定了它的灭亡命运。
从这印象里,可以使观众看到人民和解放军打成一片,运子弹、送粮草、抬担架、勇敢的水手撑船渡江,形成一只钢铁的大队,一齐涌过长江,江南的人民都敲锣打鼓地欢迎解放军;而匪军败逃的时候,人民躲避一空,满地丢弃着弹药武器,柴米粮草,有的把行军锅也不要了。
从这印象里,使观众看到人民解放军进入大城市以后,他们都睡在马路旁边,真是做到了不扰乱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感动的各阶级人民都热烈地出来慰劳,仿佛慰劳自己长长甜家归求的儿女。
从这印象,广大的观众增强了对革命迅速将要胜利的信心,人民的心一步步更向革命靠拢了。而有些极少数的对美帝、国民党残存着幻想的人们,看过这片子之后也该更清醒了。
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宣传的人们,对于他们自己没亲眼见到的事情总不大容易相信;同时,在封建社会里,广大的人民子弟没有读书的机会,没有看报的能力,更没有关心世界、国家大事的习惯;因此,战争新闻片的拍制,在今天是有它重要的意义。何况,这个“百万雄师下江南”,从它故事的开始,经过,到结尾是有着比较系统的结构、与它相当强的思想性,因而,它的教育效果也就容易收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