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留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8
第8版()
专栏:

留念
  李冠军
风吹响了白杨树叶,吹拂着陈英的额发,陈英站在黑板报前,静静地抄写稿件,她用灵活有力的手指捏紧粉笔,微微偏着头,仔细地耐心地落下每一笔,一个个秀丽端正的字排列起来,每当写完一行时,她就退后两步,眯着眼睛用审视的神气望着黑板,一行行字像早操队形似的整齐悦目的排列着,她掠了一下头发吹吹黑板上的浮灰,又继续写下去。
这是周末的下午,正是校园里充满了愉快的喧声的时候,民乐队在演奏着热情的舞曲,柔婉的女声在练唱着《蝶恋花》,远处,响起了红领巾合唱团带着银质的脆亮的歌声,这些欢乐的悠扬的声音协调的汇合在一起,在校园的红楼绿树间回荡。
陈英还在写着,她的眼里流露着这样专注和欢悦的神情,仿佛这不是抄写什么平常的短文,而是描绘着美丽动人的图画。
于是,当星期一同学们走进校门时,他们就会互相搭着肩头,读着新的一期黑板报上的文章,读着团委会写给申请入团同学的鼓励信,读着红色音乐会即将揭幕的消息,读着数学老师写来的作题指导,读着少先队月光晚会的优美通讯,他们读着这一切,觉得眼前仿佛不是黑板报,而是一片充满阳光的百花盛开的苗圃。同学们读着,他们就会被那些秀丽而端正的字迹吸引住。易于表露感情的女孩子就会大声赞扬起来,而矜持的男孩子们也不能不互相交换一下叹服的目光……
就是这样,陈英一期又一期的抄写着,从黑板报诞生的日子起,她就这样满怀专注和欢悦的样子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熟习了这种秀丽工整的字体。当去年暑假在农村劳动结束时,陈英提前赶回了学校,在星斗满天的时分,才写完了一期黑板报。第二天,沾满泥浆的同学们跨进校门大家望着黑板报上鲜明的彩字横题《欢迎你们凯旋归来》时,都激动地呀声说:“看看,陈英写的!”
陈英写着,永远带着这样专注和欢悦的神情,她抄写着同学们那些歌咏春天的散文时,每一个字都像三月的桃花欣欣怒放;她抄写着民兵团的报道,一行行字像是威武的列兵一排排笔直地站在那里,陈英写着,不管是赤日炎炎或北风呼啸的日子,她都是这样仔细而耐心地落下每一笔。
但是,陈英高三了,寒假里,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她最后一次来出版黑板报,她怀着眷恋的心情更加精细地抄写着,手指渐渐地握不住粉笔了,她跑进传达室,在炉火上烘烤着手,年老的工友不出声地把一副棉手套塞给她,陈英笑着说:“不用,这样……写不好……”然而老工友只是望望窗外,没有说什么,陈英只好顺从地戴上手套,但是走到黑板报前,她又把它脱下了,用发热的灵活的手指捏紧粉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风吹红她的面颊,吹得眼里含满了晶莹的泪水,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陈英跑进传达室,把手套放在桌上,大声说:“谢谢您!”老工友默默地取出眼镜,戴好,把鼻子贴在玻璃窗上,透过纷纷扬扬的大雪向黑板报凝视很久,然后才用挖苦的声调学着陈英说:“写不好……写不好”他收起手套得意地说:“那不挺整齐么,一行一行像白棍似的……”陈英笑着,没有说什么,她望了一下炉火,跑出传达室,到了大雪飘飘的人行道上,这才使劲地揉搓着自己的双手。
如今,为了让陈英在毕业之前精力更集中地学习,她的工作已经有另外几个同学接替了,大家怀着惋惜的心情想到黑板报少了一个优秀的出版员,也许,陈英那种秀丽工整的字体再也见不到了。
但是,出人意外的是,隔了不多久,黑板报上却越来越多的出现了陈英那种悦目的端正的笔迹。每逢星期六的下午,当校园里依旧荡漾着欢乐的歌声和管弦时,几个出版员站在黑板报前静静地抄写稿件,即使是好强自尊的男孩子也在维妙维肖地模拟着陈英的笔迹,也是那样潇洒的一撇,也是在写完一竖后调皮地一勾……而女孩子们就连抄写的姿式也酷似陈英,她们也微微偏着头,每当写完一行时,也要退后两步,眯着眼睛望着黑板,然后惋惜地擦去写得不直的一行,掠一下头发,再重新抄写。
现在,高三毕业考已经结束了,黄昏时分,陈英走过校门时,习惯地站在黑板报前,一幅横题写着《什么是毕业生的心愿》吸引了她,她静静地读着,读着。风在吹拂,吹响了笔直的白杨树的绿叶,吹着陈英的额发,陈英站着,长久的不动……你在思索什么?陈英,你年轻的心在体验些什么?你是不是在想:毕业了,就要离开亲爱的母校了……是的,海阔天空的世界在向年轻人呼唤,但是,陈英,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字迹将会长久的保存在母校的黑板报上,在那些秀丽工整的字体中,将会不断闪现着母校跃进的身姿,闪现着你的弟弟妹妹们高歌前进的行列,陈英,这是你留给母校一份最有意义的纪念,然而,这岂不也正是生活留给你的一份最有意义的纪念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