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天津车辆厂虚心接受农民意见认真改进生产 保质保量供应农村手推车大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9
第4版()
专栏:

天津车辆厂虚心接受农民意见认真改进生产
保质保量供应农村手推车大轴
本报讯 据天津日报消息:一天,天津市车辆厂为农村制造的两万多根手推车大轴,正要装车启运的时候,工厂的党总支书记、厂长、工会主席来到了存货场。厂长对运货的司机说:“同志,这批大轴先别运了,我们准备重新检验以后再交货。”
一封来信
事情发生在4月间。当时,这个厂的手推车质量访问小组从农村寄回了一封信。信上叙述了本厂生产的手推车主件在农村受到欢迎的情况。但社员对某些零件不坚固有意见,例如邯郸市四季青大队共有十四辆手推车,由于某些零件质量有问题,有五辆经常不能用,社员们希望提高质量。工厂的领导干部们看了信上的意见,心里很不安。他们想: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一个不合格的零件运到农村去。那时,正好提货汽车进厂了,他们就赶到汽车旁,把大轴留下来,等复检以后再发走。
工厂立即组织了二十多人,由厂长负责,当场重新检验了那些包好待运的两万多根手推车大轴。结果,发现了一部分不合格品。这次复检使他们更加具体地看到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上下议论
面对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农民的意见,领导干部和许多职工认真地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在职工大会上,厂长说:“过去我们认为手推车是咱厂的老产品,质量上出不了大问题,因此抓产量多,抓质量少,坐办公室多,到小组去得少,放松了管理……”
听了厂长的话,职工们纷纷议论。在单轮车间轴皮小组的讨论会上,工人周振起说:“质量不好,我们直接操作的也有责任!像轴皮打眼,规定一个轴皮上打二十个眼,为啥有时候打十九个,有时却打二十一个呢?”
讨论,使工人们提高了支援农业的责任感。全厂职工决心提高质量,供给农民兄弟优质品。
对症下药
为了找出手推车某些部件质量不好的具体原因,设法加以改进,领导干部一面下到小组,对产品和工序逐项进行调查研究;一面组织工人们进行专题研究。这样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全厂职工迅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领导上基本摸清了具体原因。工人们对于厂、车间和小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光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从加强小组管理入手,建立了责任制度。像单轮车间轴皮小组,过去全组打完眼的轴皮放在一块,产品好坏,责任不清,原因不明;现在他们建立了产品按人挂牌、分别存放、生产前做样板,随时自检、互查等制度。从此,轴皮少打眼或多打眼的质量事故再没有发生过。制条车间漂酸工序工人制定了漂酸溶液温度和车条浸泡时间控制办法,写成文字,人人遵守。
各级领导干部全面审查了原有的管理制度和工艺规程,建立和健全了厂级七十六项管理制度,并且切实地解决了一个个关键问题。干部们通过亲自摸底,看清了维修好设备对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关系,于是,由厂和车间分级负责,组织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突击了半个多月,把失修的设备全部检修一新,还把全厂的维修队伍由十人补充为三十人,建立了定期维修责任制度。
全厂上下结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生产情况有很大变化。十一项手推车部件已经有六项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保质保量
当这个厂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的初期,各种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一度下降。这时,在少数车间负责人和群众中产生了质量和产量能否兼顾的问题。
工厂领导干部把这个问题提到了全体职工的面前,要求大家讨论。许多老工人和熟练工人认为生产质量好、数量多的手推车,不但可能,而且是支援农业必须保证做到的事。他们举出了金工车间工人张永恒、杨长和等为例,由于他们生产前准备工作好、生产时精神集中,产量质量完成得较好。他们还举出了在提高质量之后一度完不成生产定额的大轴组工人,在技术科下放干部梁士和等的帮助下,开动脑筋,自制了“梳式刀”代替单刀套扣,不但保证了质量,还超额30%完成定额。这些活的事例,使那些认为质量产量难以兼顾的少数职工有了信心。他们认识到:只要认真负责生产和刻苦钻研技术,质量产量双提高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在职工群众思想一致的基础上,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工作。一是广树标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厂共树立了十二个小组、七十个个人标兵,总结推广了十六项操作经验,使全厂出现了先进帮后进、老手带新手、众人帮一人、后进赶先进的局面。二是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干部和工人一起检查了过去成功和未成功的革新项目,分别推行和改进。5月份以来,职工们提出并且用于生产的七百三十多件革新,对提高产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目前,这个厂的十一种产品的产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已经回升到原有水平,并且有四种超过了原有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