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好花望多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19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好花望多开
樊庆荣
每年,各地文艺刊物为了向孩子们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常在5、6月份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好些儿童文学。不少刊物还特地为孩子们出版“专辑”。
这当然是一件大好的事情。美中不足的是:在5、6月以外的时间里,好些文艺刊物对发表儿童文学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剧本,为数也还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儿童的迫切需要。打个比方来说,文艺刊物在对儿童精神食粮的供应上,是“节日肚皮发胀”,平时却又“吃不饱”。这是不够正常的现象。
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文艺刊物在这方面是做得较好的。从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我认为,《山东文学》就是经常注意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刊物。更远的不说,就谈最近发表的儿童小说吧,就有《有颜色的星星》、《崇高的礼物》、《小队菌肥场》、《两个红五分》等等。此外,在兰州出版的《红旗手》和在沈阳出版的《文艺红旗》,也是比较注意经常发表儿童文学的。
要经常化,固然要靠文艺刊物的编辑同志重视这件事,并做一些必要的组织工作。但尤其需要专业的和业余的儿童文学作家勤于耕耘,力争儿童文学园地的丰收。这儿,让我用茅盾同志对作家的呼吁来结束本文:
“叔叔们阿姨们呀,有千万的祖国的幼苗、我们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拥护你们,你们是幸福的,值得自傲的。可是,千万别忘记,有越来越多的小手伸向你们,要求给予更多更新鲜的东西!”(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