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迎战连阴雨加快收春麦 新疆和田专区新垦区小麦获得好收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0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迎战连阴雨加快收春麦
新疆和田专区新垦区小麦获得好收成
据新华社讯 黑龙江省产麦地区人民,克服霪雨所造成的困难,抢收春小麦。
从7月下旬麦收开始后,全省各地霪雨连绵。为了把成熟的小麦收到手,很多公社都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商讨阴雨天收麦对策;同时,根据麦地泥泞,收麦费工的情况,及时调整了劳动定额和确定劳动报酬,贯彻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因而加速了麦收进度。
在麦收期间,不少县、公社、生产大队的领导干部都到麦收第一线和群众一起劳动,指挥麦收工作。林甸县许多生产队合理地安排了雨天收割顺序,抢收积水地小麦;对没有沾水的小麦随割随捆,对沾水的小麦先晾后捆,捆好及时码成通风的小垛。各公社在收低洼地小麦中,根据在水里割麦费工、劳动强度大的情况,劳动报酬比一般活计高20%左右。这个县一万五千多亩低洼、积水地的小麦,现已全部割完。克山县滨河公社巨心生产大队,采取了晴天没露水就抢割,阴天早晨露水大就晚下地,午间少休息,晚间晚收工的措施,使小麦收割进度加快,质量提高。
在霪雨连绵、土地泥泞的情况下,对发挥麦收机械的作用极为不利。但,全省不少国营农场在麦收前的机械检修中,都作了防雨、防陷准备。因此,在泥泞、积水的麦田里,机械仍然坚持正常作业。国营友谊农场今年种了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尽管麦收期间霪雨连绵,到8月6日统计,已割完十六万多亩。国营九三、克山等农场,采取了机械收割与人力、畜力收割齐头并进的措施,有力地加速了麦收进度。
本报乌鲁木齐19日电 新疆和田专区东起民丰,西至皮山,连绵八百里的新垦荒地上的夏熟作物,今年获得了好收成。目前,占夏收作物总播面积四分之一的荒地小麦已全部登场,单位面积产量大部接近熟地的收成。其他夏熟作物也将陆续收获。
和田专区拥有可垦荒地一千三百多万亩,半数适宜垦为农田。大规模开荒造田,是和田地区各族人民决心改变人多地少局面、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措施。从去年开始,各人民公社沿哈拉喀什、玉龙喀什、克里雅等河流开垦荒地,使全专区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由三亩六分增加到四亩,仅夏熟作物即比去年扩大25%。
新开荒地大部紧靠沙丘,土壤也含有不同程度的盐碱。今年夏熟作物普遍赢得好收成,是不断克服不利自然条件,不断改良荒地土质的结果。于田县在一万二千多米的麦田防风防沙线上,用红柳和野梧桐枝条作成篱笆。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区,社员们采取了紧靠麦田挖掘深沟,和不砍不烧生长在沙丘边沿渠道两旁的芦苇、红柳等野生植物,以代替防风防沙围墙。对严重威胁麦田的碱害,各垦区分别采用挖沟排碱、上沙压碱、浇水泡碱、刮碱扫碱和追肥压碱等办法进行防治。各垦区公社紧密结合防沙治碱斗争,还继续巩固提高已垦荒地的基本建设。如和田县垦区,半年来已修建四条引洪渠、八条干渠、三十二条支渠,使全县大部分新开荒地有了排灌渠道。(附图片)
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为减少小麦含水量,职工们抓紧晴天翻晒小麦
新华社记者 宗白易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