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临川行——访戏剧家汤显祖的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0
第6版()
专栏:游记

临川行
——访戏剧家汤显祖的故乡
曲六乙
临川(抚州市)又叫羊城,据当地老人说:临川县座落在丘陵上面,市区有五个山头和一些小土山包,山头之间高低蔓延起伏,古人赞美这个奇妙的地势,名之曰:五虎擒羊。
所谓“五虎”,指的是五个山头。靠南一座山头上,有个实验小学校。在院内的假山上,一座“梦欧亭”屹然矗立,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此梦会欧阳修,筑亭表示纪念。亭旁古槐粗有双抱,大约也有几百年的高龄了。靠北一个山头,是市立中学的校址,孔庙座落其中。据考证这座建筑物当建于明代,时过数百年,配殿和两廊早已不见,只剩下这座正殿了,它高大矗伟,风格粗犷浑厚,殿内大柱有一抱多粗,外表早已剥落见筋,却牢固不动。正梁上悬有巨匾,上书“与天地参”四个大金字,遒劲秀拔,仍然清晰可见。庙前下坡有个篮球场(中学大门的左边),已证实这块平坦的地方埋有一座水池的遗址,那就是晋代大书写家王羲之的洗墨池的旧址。此地原有一块高近二米的石碑,上刻“晋王羲之洗墨池”,笔风柳颜兼容,颜少柳多,不知何人笔迹,何时所刻?在还未挖掘原水池遗址之前,得托中学校妥善保存。
临川座山依水,旴水穿腰而过,一座石桥飞架东西。如今为了适应交通的需要,正在扩修,两边已雕装成水泥花纹的桥栏,除了人行道,汽车可以对开从容驶过。河东桥头所在是灵芝山,汤显祖的墓园就座落在桥头公路左边。河西是主要市区,顺着桥头大街西去,约二里许,就是汤显祖成年时期的故居遗址,那里至今,仍埋有一块长条石碑,上刻“汤家玉茗堂”五字;有条街,至今仍叫“玉茗堂”。
在解放前的漫长日子里,故居旧址也好,坟墓也好,一言以蔽之曰:荒凉而已。墓地榛草丛生,成为狐兔鸡狗出入之所。较早的碑刻早已不见,只残存清末临川知县——曾经抗击过洋人的江召棠,为戏剧家树刻的石碑,那是光绪二十九年清明节刻立的,碑文写:“诰赠巡抚都察院汤公字若士名贤之墓”,左右对联是:“文章起海内,品节冠临川。”评论若士文章超甲海内,还算高见,不过若士诗文虽好,他的声望之所以千古不朽,怕还是由于剧作的深刻影响吧。江召棠没有把戏曲明白着重点出,不免小疵。下联就不妥了,若士的品节难道仅仅是临川之冠么?史载,张居正想让儿子与汤显祖同中三甲,借显祖的才名,提高儿子的声望。显祖羞与小丑同伍,宁守清白,不愿接受奸人拉拢,附庸显贵。这岂是一般文人所能做到的?他在泰州做官时,除夕之日擅自释放监狱里的犯人回家团聚,年后无一人不自动回狱,一时传为佳话。他反对时政,甚至骂到皇帝身上,诗曰:“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酸骨,黄金应与筑台高。”他痛楚灾荒连年,时弊蔓延,民不聊生,写道:
“两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淮江西米绝,流饿死无复。”还说什么“天地日熏臭”“户口入鬼宿”“叠骨如城厚”,……鬼都恶瘦了,天地都因尸体熏臭了,这是怎样一幅悲惨绝顶的可怕图画啊!汤显祖如果不是同情人民的苦难遭遇,如果没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就不能也不敢如此大胆地揭露社会的暗无天日的。就凭以上几点,就足以把江召棠的下联改为“品节冠神州”的。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位大戏剧家,千方百计地保存和修缮古迹,搜罗他的遗物、文集。1957年江西还开会纪念他逝世三百四十年,整修了墓地,修筑起红色围墙,圆顶式的水泥墓旁,还盖了一座六角凉亭,园内栽植了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清静,成了游客瞻仰、观赏、凭吊的园地。记得田汉同志于1957年来临川凭吊时,激起老剧作家的诗情。写出“直把歌场作战场,先生何止擅文章?十年一剑磨成日,再访汤家玉茗堂”的诗句。
玉茗堂故址,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月里,出现一片新景象。附近居民不但以若士命名那条市内最宽敞的马路,并且以它为名成立了人民公社。故址的一角还盖上了精致幽雅的图书馆,若士路上盖起了一座座楼房和工厂。抚州艺术剧院和赣东电影院、赣东日报社都伫立在这条街道上。这条街,这个公社因命名为“若士”而增添异采,而汤显祖的名字也因而更加活在劳动人民的口上。
在临川县,在抚州市,汤显祖的传说故事,真是家喻户晓,不论老人青年、妇女孺子,他们都因有幸与汤显祖同县、同乡、同街而有一种说不出的、但却不时流露出来的自豪感。
“临川多才子”,这是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加给临川人的荣誉,临川人也因本县历代出现不少才子名士而自豪。人们只要到临川一游,便可听到一些赞美临川才高的传说佚事:
临川有丘汤帅祝四大才子,才溢四乡八城,听说朝廷派来江南的主考,船泊黄昏渡。四才子为显示才高,便齐扮渔人点试主考,暗示临川即使是渔夫走卒也会作诗书文的。主考不信,便出“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一句,要他们答对歌。四个才子各答一歌,其中汤显祖答曰:“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临川旴江解放桥古名文章桥,汤显祖的歌旨是说,不论文章桥的东西,都有许多人会做诗书文,以致文章积压起来,无人过问,沤烂发霉了,只好拿到文章桥上晒晒太阳。主考惊其才,便拨船直奔临川。后人说,天上文昌星降临临川,文才辈出,便把文章桥改为文昌桥。
临川人这种因有汤显祖而自豪,因历代有众多名士才子而自豪,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狭隘的地域观念,而应该看做是对祖国山河、对临川家乡的深厚感情的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