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从全年增产出发制订秋种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2
第2版()
专栏:

从全年增产出发制订秋种规划
金星大队安排秋种的原则是:既考虑夏熟增产,又考虑秋熟增产;既注意粮食生产,又注意油料生产;既要当年增产,又要培养地力
本报南京21日电 江苏吴江县湖滨公社金星大队,最近发动群众总结了几年来作物布局和改进耕作制度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今年秋播和明年的水稻种植规划。
这个大队解放以后的十多年来,由于生产关系改变,基本建设和水利条件的改善等原因,全大队的作物布局变化很大。拿1949年和1961年粮食生产相比:由于扩种夏熟作物,原占总面积50%的单季早稻已全部淘汰,原占总面积15.26%的中稻也减少到6.46%;原占总面积26%的单季晚稻(即种在麦子等夏熟作物腾茬田上的晚稻)已增加到78.86%;全大队所种植的双季稻面积,现在也占到总面积的14.65%。为了讨论今年秋种计划,这个大队在最近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大家认为:以往种植安排,一般是合理的,理由是:一、全大队的复种指数,现在已由1949年的151.49%增加到205.24%;二、粮食总产量和社员的收入也都有显著增加。但是,大家认为前几年作物布局的具体比例上,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多种双季稻和管好单季晚稻,在劳力上和农时上有矛盾,因此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二是夏熟和秋熟之间存在两个矛盾:单季早稻改种晚稻太多,中稻面积就缩小了,而且推迟了水稻的收割时间,使三麦、蚕豆不能及时播种;由于将本地的早熟油菜改种了迟熟的外来油菜种,使油菜收割期和麦子挤在一起,夏收夏种农活过分集中,又影响水稻及时栽插。三是增种粮油和扩种绿肥之间的矛盾。许多社员认为种植计划必须从全年考虑,统一安排,在目前肥料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过多的种植小麦。
大队归纳了广大社员的意见,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安排的原则,在制定作物种植计划中要求做到:既要考虑一季增产,又要考虑全年增产;既要考虑夏熟增产,又要考虑秋熟增产;既要考虑增加粮食作物产量,又要考虑增加油料作物的生产;既要考虑到当年增产,又要考虑培养地力和下年的生产。根据这些原则,各生产队都召开社员大会,通过反复算账,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作物种植计划,经过大队的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确定了全大队今年的秋种计划:麦类作物由去年占总面积26.2%缩小到22%;绿肥由去年占总面积的47.71%增加到50%;蚕豆从去年占总面积的8.4%增加到10%;油菜由8.4%增加到15%(其中50%是本地早熟油菜),其余占稻田3%的面积留作双季早稻和中稻秧田。对于明年双季稻、中稻和晚稻的播种面积,也根据本大队的自然条件和劳力等情况,作了妥善安排。
经过算账对比,社员们认为今年的生产布局有以下好处:一、有利于增产粮食。以夏熟为例,虽然今年少种了一百多亩小麦,以今年实产计算,将少收一万五千多斤小麦;但多种了三百一十七亩中稻,加上多种了蚕豆和绿肥,又可增施肥料,增产稻谷。这样,全大队明年在与今年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将可增产几万斤粮食。二、由于少种了双季稻,多种了早熟油菜和中稻,错开了农活,可以大大缓和劳力紧张情况,保证适时收种。三、由于少种双季稻,把省下的肥料可以用于晚稻,多种绿肥,有利于培养地力,争取连年增产。
现在各个生产队在加强秋熟作物的田间管理的同时,积极进行秋播的准备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