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现场考察 重点试验 探讨规律 总结经验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活动 在土壤改良、防治沙害、地下水开发和冰雪利用方面,都获得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2
第4版()
专栏:

现场考察 重点试验 探讨规律 总结经验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活动
在土壤改良、防治沙害、地下水开发和冰雪利用方面,都获得研究成果
新华社乌鲁木齐21日电 在新开垦的处女地和沙漠边缘上,在深山里和泉水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研究人员,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展开各种研究活动。今年分院的研究项目中,有80%是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半年多来,研究人员在土壤改良、防治沙害、地下水开发和冰雪利用等方面都获得了研究成果。
新疆部分耕地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今年分院水土生物综合研究所在南北疆各选择几个农场设试验站,总结历年来防治土壤盐碱化和改良土壤的经验。建立在北疆玛纳斯县生产兵团农场的试验站,帮助农场进行大田调查,观察种苜蓿改良土壤的效果,并且在田间进行小面积的试验,研究某些农业技术措施对改良土壤的作用。设在南疆库尔勒县生产兵团农场的试验站,对那里的土地含盐程度作了深入调查,进行白地(不种庄稼)洗盐和种稻洗盐的对比试验,发现两种方法所用水量相同,后者不仅能使土壤脱盐,还可收庄稼。
新疆境内沙漠占的面积很大,如何保护沙漠边缘的绿洲不受黄沙侵害和开发沙漠中河流两岸的肥沃土地,对巩固和扩大耕地面积关系重大。分院设在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的治沙站,着重对防止沙害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今年上半年,莎车和莫索湾的治沙站,对固沙植物、沙丘天然牧草、半固定沙丘移动规律等分别作了栽培试验和观察,并已着手建立沙生植物园。莎车站今年春天还种植了几百米长、十几米宽的防沙林带,成活率在80%以上,他们还调查总结了当地群众所采取的用水拉沙、洪水漫沙等治沙保粮经验。莫索湾站并在共青团农场进行了风沙对棉田危害的调查。
新疆农田主要依靠高山融化的雪水灌溉,许多地区对地下水没有很好利用,但在春播和夏播需要用水的时候,河流往往出现为期两个多月的枯水季节。因此积极利用地下水来抗旱,可以解决枯水季节的农田用水问题。分院为此组织的两个地下水利用队,在乌鲁木齐和米泉县分别作了考察。利用队在查清了米泉县的地下水源后,提出了全县各公社通过多种途径(机井、筒井、掏泉、挖截水沟)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意见,并在东风公社调查了挖井的可能条件和进行了防止井壁坍塌的试验。在乌鲁木齐的一个队提出了钻取未出露的丰富含水层的方法,以增加水量。他们还着手研究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的规律。据科学院综合考察队的资料,天山南北麓和昆仑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储量,约等于全疆地表水的22%,因此地下水的开发,将对新疆农业增产发挥很大的作用。
天山的冰峰雪岭,是新疆境内一个巨大的丰富的水源,关系着新疆农林牧业的发展。分院冰雪利用研究队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冰冻土研究所等单位,今年4月以来分别在哈密、乌鲁木齐、阜康等地进行了考察研究,帮助各地公社进行了以融冰化雪为主开发利用山区多种水源的工作。哈密队协同当地水利部门,对庙儿沟河流域冰川分布、河冰储量、开发条件及下游公社、农场的需水情况一一作了调查,初步摸清了当地水源形成特征和水的储量。到乌鲁木齐河上游工作的一个队,根据人工催化河冰技术操作的记录,编写了《河冰催化初步总结》。这些科学资料的获得,为今后运用冰雪的积累和消融的规律来充分利用高山冰雪水源提供了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