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固有”和“臆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2
第8版()
专栏:

“固有”和“臆造”
谢逸
对周围的一些平常事物,我们以为是了如指掌,没有疑问的,但一经查究,就发现还是不甚清楚。比如说,我们总认为蚂蚁是最辛勤的动物了,日夜劳动,很少停息。但不知有一种红褐蚁,却是最凶狠最懒惰的家伙,它们侵入别的蚁穴,将幼蚁掳来充当奴隶,平时就靠着奴隶养活自己,甚至连吃东西时也叫奴隶哺喂,搬家时不肯走路,却叫奴隶抬到新居里去。
这说明我们对周围的即使是很平常的事物,有些却还没有认识,甚至有时还将没有认识的东西,看作已经知道了的东西。我们千百次地观察一些事物,从中摸索到它们固有的规律,但由于将未知当作已知,也就常常将这规律普遍地运用下去,这样,对那些未知的事物来说,固有的规律却变成了臆造的规律。
比如,我们看过不少动物的血液,看过许多鱼类的血液,都是色泽鲜红的,因此我们就得出“凡血液都是红色的”这一结论。但近来在南极海中却发现了一些白血鱼,它们的血液中没有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几乎像清水一样透明,这种鱼的血液之所以无色,是适应南极海洋条件的结果。假使我们对这种鱼不详加研究,而将“凡血液都是红色的”这一结论强加在白血鱼身上,那就是与事实不符了。
另有一种情况,也使得“固有”变为“臆造”,那是由于忽视了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条件变化所造成的。我们煮水时热量加到摄氏一百度,水就沸腾起来变为气体,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但这只是在一定的气温和一定的压力下才是如此,如果在冰天雪地的“世界屋脊”上面煮水,热量一百度就不能使水沸腾。如果将前面所说的那一固有规律搬到这里来应用,却也变为臆造的规律了。
从固有的规律变成臆造的规律,一时不很容易看得出来。其所以不易,是由于两种事物有着极其相同的情况,像红血鱼与白血鱼同样都是鱼,高山煮水和平地煮水同样是煮水,看到了相同的一面,却看不到不同的一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忽略了这毫厘之差,就变成大错了。
法国福楼拜教育他的弟子莫泊桑说:“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见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见《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三期175页)回忆前人的想法是并不错的,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但不要迷信,更不应生搬硬套,要随时随地随物随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连“最细微的事物”也不要轻易放过。这样,才可以“从客观的实际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出来的规律性”(见刘少奇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