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优美纯朴的民间歌舞艺术——埃塞俄比亚文化代表团演出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3
第8版()
专栏:

优美纯朴的民间歌舞艺术
——埃塞俄比亚文化代表团演出观后
李凌文 苗地速写
有人说过,如果想要了解某一个民族的性格、风尚、智慧和志愿,最好去看看他们的民间歌舞。这句话是很正确的。
民间歌舞是最自然、最纯朴、丝毫没有染上矫揉造作痕迹的;它真纯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喜好、愿望和才艺。当我在欣赏埃塞俄比亚的歌舞的时候,这种印象更为突出。人们看完这些来自东非洲的艺术家们的表演,就好像看了一本厚厚的介绍书籍,亲切地了解了这个国家——埃塞俄比亚的人民对生活、劳动、爱情、战斗的态度和气质,和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听到他们演唱的《中国—埃塞俄比亚友谊之歌》,歌调并不复杂,却是这样真诚、愉悦、和谐,使我们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悠久的友谊,这种患难相助,喜乐与共的歌声,是最动人的。
埃塞俄比亚人民曾经经历过许多波折,和遭受过无数的苦难,然而,他们从不低头;他们的《西拉拉》(战士之歌)就是深刻地记录这种精神。每当祖国遇到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英雄战士们,就一个一个起来,歌述各人以往的英勇战绩,互相激励、鼓舞,以唤起人们高贵的骄傲和勇气,并无畏地来迎接即将来临的战斗。
这些英雄们,一手拿标枪,一手带着盾牌,豪迈地踱来踱去,舞姿是极有性格——是非洲人民特有的那种倔强性格,动作虽然不多,它配合了歌调的要求,加以绘形绘声,充分地表现了埃塞俄比亚人民威武不屈的精神。
另一类歌舞,是介绍他们的生活场景的,像《敏加》(一种表现他们在丰收时歌唱的流行歌舞),歌曲的音调起首有点像我们的船夫曲、号子之类的旋律,雄壮而和谐;到了后段,则是狂热的歌舞相交辉,适切地体现出他们豪放的性格。而另一首《贺耶加》(这也是他们的风俗歌舞,每逢牲畜兴旺,亲友们便边唱边跳来向主人祝贺),则是人物个性对比极强的艺术。女客们的歌唱与舞姿典雅、温柔,男宾则高吭、激昂,一起一伏,更饶风趣。
他们还歌唱了好些不同内容和风格的情歌,像《耶尼布斯—德贝格那》和《马瑞因—音尼塔拉克》(饶恕我吧),前者质朴、柔美,后者则带有近代的色彩;伴奏所采用的乐器也不相同,都能描绘出他们多方面的爱情生活的风貌。
他们还介绍了一个比较庞大的、丰富的大型歌舞《阿兰—时嘉》(美好世界),这是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民庆祝盛典的歌舞,它集中了这个民族的欢乐歌舞的精华,跳得精练、热烈。极富色彩。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民族中拥有悠久文化艺术传统的国家,那里有着无数的艺术宝藏,只是由于长久地被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和摧残,未能得到发展。而今,他们取得了独立,很快就取得了这许多成绩,这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喜悦和骄傲,也是我们所感到兴奋的。我深信,埃塞俄比亚文化代表团这次来我国的访问演出,不仅是艺术上受到我们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增进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也会起极大的作用。祝埃塞俄比亚文化代表团在我国的访问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附图片)
茶花舞
咖啡园里的簸扬舞
窝拉英族民间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