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商量好了就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4
第8版()
专栏:

“商量好了就办!”
曾田家
俗话说:商商量量好办事。这话很有道理,因为一个人无论他本领多大,能力多强,终归是孤掌难鸣,事情是办不好的。事既要靠大家来办,那就需要同心协力,假如一个人一条心,一个人一个意见,事情还是办不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首先就需要大家都有拾柴的愿望,而且同心协力去拾,这火焰才高得起来。要做到同心协力,就缺不了这商量二字。
遇事和群众商量,现在大家都已经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成为做一切工作的准则了,但是如何去和群众商量,怎样才能商量得好,其中却大有文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今年2月,我到北京市怀柔县桥梓公社一渡河生产大队(现改属北寨公社)去访问,党支部书记刘宗悦介绍他们领导生产的经验时,爱说这句话:“商量好了就办。”他们对每一块地适宜种什么庄稼都和群众仔细商量,而且真的商量好了就办。那时有个老农提出了一个建议,在一些沙石地里先播豌豆,收了豌豆再播玉米,这样合计起来可以多打粮食。这建议经过支部研究,干部讨论,和群众商量,大家都同意这样办。
本月上旬,我又去访问了一渡河。时隔半年,他们商量办的事情果真办好了:豌豆亩产一百三十斤,是全县较高的产量;玉米长得特别好,茎有一人多高,结着硕大的棒子,看来丰收是没有问题的。豌豆、玉米两下一合计,产量可就高了,而过去每亩地产量最多才不过几十斤哩!
这是和群众商量办事办得好的一个例子。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奥妙,细究起来却又不然。既然要和群众商量,就要放下架子,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当群众的小学生,态度诚恳,商量好了就能实行。如果不做到这一点,从形式上看,有时会也开了,群众的意见也征求了,实际上只是走过场而已,何曾做到了真正的商量。
既曰商量,就得让群众发表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群众肯不肯发表意见,真正畅所欲言,把心底的话掏出来,又是一个问题。这又牵涉到干部的作风是不是民主,党群关系是不是融洽,群众的觉悟是不是很高等一系列的问题。一渡河党支部恰恰是这些方面做得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依靠老农搞生产,这在他们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支部抓紧了对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干部的作风说得上民主,群众敢于向党员和干部提意见,真正是畅所欲言,因此有事好商量,有事也商量得好。支部书记刘宗悦同志说:“这几年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效果也好,就是因为我们有事和群众商量。”
这确是宝贵的经验之谈。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使之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要真正走好群众路线,不先和群众好好商量,一切都无从说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