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牌楼大队为回乡知识青年创办业余技术夜校 传授生产本领 增进文化知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6
第4版()
专栏:

牌楼大队为回乡知识青年创办业余技术夜校
传授生产本领 增进文化知识
本报讯 湖南省长沙县牌楼公社牌楼大队,为了帮助初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知识青年尽快地熟悉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增进文化科学知识,开办了一所业余农业技术夜校,受到回乡知识青年、家长和社员的热烈欢迎。
今春以来,这个大队有四十二个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二十人,高小文化程度的二十二人。他们回乡后,热情地投入了生产劳动,劲头很大。但是他们缺乏生产知识,不熟悉农业技术,生产中有时感到有劲使不上。还有人担心参加生产后,文化学习时间少,已学的文化知识难以巩固和提高。大队领导上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召集干部、老农、学生家长和学生开了座谈会。经过研究,大家认为附近有个牌楼师范学校,晚上可以利用学校的房子和老师的力量,办个业余农业技术夜校,帮助回乡知识青年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文化。大队领导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便和学校老师们商量,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自愿抽出一些时间,给学员讲课。
经过短时期的筹备,夜校在今年3月28日晚上正式开学。学校开设了政治、农业知识、语文、数学四门课;并确定一般农事活动时期每周学习两个晚上,每晚两小时左右;大忙时停止学习;农闲时可适当多学一点。为了巩固和提高学员们对参加农业生产的认识,夜校在开学初期,就十分注意政治学习。党支部书记李锦石同志定期到校上政治课,并聘请曾出席过全国文教群英会的牌楼师范学校校长谢炳勋同志当政治教员。几个月来,回乡知识青年们认真学习了党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不少青年申请入团,并纷纷向党、团支部表示,一定要向邢燕子、徐振华等学习,以农为荣、以农为乐,红在农村、专在农村。
农业知识课的学习原则,是做什么学什么;除由牌楼师范学校的有关老师讲授外,还聘请了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的老农陈咏宏经常到校传“经”。同时,在大队、生产队的帮助下,回乡知识青年们还以生产队或屋场为单位,成立了农业技术学习小组,聘请了老农当辅导员。凡须集体进行的农活,如插秧,先由老农讲解方法和要求,然后下田操作,边做边学;凡单独进行的农活,如犁田、耙田,就由老农分工带领,包教保学。各生产队还注意发挥了父教子、兄带弟、亲友相帮的积极作用。各农业技术学习小组还在生产队副队长的指导下,分别进行了一些小型的生产试验,把课堂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现在,这些回乡知识青年一般已初步掌握了下种、犁田、耙田等十多种农活,学到了一些有关农作物的品种性能和如何掌握农事季节等农业知识。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还复习了已学过的文化科学知识,增学了珠算以及记工分账等。
牌楼大队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办了这所夜校后,给回乡知识青年学习技术和政治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回乡知识青年和他们的家长都很满意。新塘坡生产队六十来岁的老农吴海龙说:这些年轻人,回乡后又学生产本领又学文化,真是拿起笔杆像秀才,拿起锄头似农民,真是好得很!(附图片)
安徽全椒县大山公社美丽大队关心回乡知识青年的生产劳动,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张玉法,在告诉青年们如何区别稗子和稻子 王德颂 蒋艾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