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预防大脑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7
第6版()
专栏:祝你健康

预防大脑炎
大脑炎,是夏秋季容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寄生在人的神经组织,特别是大脑等部位。病毒在干燥的冰冻情况下,能生存达数年,而在一般超过摄氏五十六度的温度下,很快就会死亡。
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司令部——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被侵害的大脑、小脑,延髓等生命中枢就会产生一个个的软化病灶。
根据中国医书的叙述,脑炎属于“暑温、伏暑、暑痫或暑厥”一类疾病范畴。清代著名温热病学家吴鞠通在他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中,描述暑温的病状时写道:“形似伤寒,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这正是乙型脑炎的症状。
过去,单纯的西医疗法,有一定疗效,自从中西医合作以来,治疗效果更加提高。中医首先认为这是一种季节病(所以叫暑温、伏暑……),并且列于温疫病一类,表明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夏秋季的“秽浊”或“戾气”,夹杂不正常的气候条件(如湿、热等等),侵入人体所致。因此,在治疗时,主张用清热、解毒、去秽等等方法,由于热毒会煎炼身体里的津液,所以必须照顾培养津液,并且根据病人的体质,按湿、热成分的轻重,分别“辨证施治”。如果热极而伤及“心包”,出现惊厥,就要用开窍的芳香药和去风的镇静药(如蜈蚣、蝎子)。中医常用的方剂是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犀角比黄汤等。
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是夏秋季,以七、八、九三个月为最多,这和蚊子的繁殖季节相符。实际上,也已证实蚊子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媒介。因此,在防治脑炎时,除强调一般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如严格隔离、休息和退热、镇静以外,灭蚊是最根本的措施。
乙型脑炎在十岁以下的儿童最为常见,几占一半以上。因此,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十岁以下的儿童。疫苗是把病毒放在猴脑中培养制成的,在预防方面的效果很好。
·上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