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合水水库献百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9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合水水库献百宝
汽车离开兴宁县城北行,当穿过了宁江盆地、进入岗峦起伏的山区的时候,我们眼前便出现了一幅优美动人的景物画:苍翠的山岗环抱着一池湖水,湖面平静如镜,湖心小岛的花塔、亭台,远山近岭的果林,山坡上的羊群,湖畔一排排新建的房屋,历历在目。跨上那巨大的拦河坝,看到了气势磅礴的泄洪闸,听见了发电站、加工厂机器和河水的动人的合唱。这儿就是被兴宁人称为“宝库”的合水水库。
合水水库在宁江上游,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中型水库,它灌溉了宁江两岸十多万亩土地。然而,这个水库不仅仅是防洪灌溉而已,经过水库职工三年多的辛勤劳动,环库的三万亩山岭和水库的六千亩水面都被开发利用起来了,现在这里果树满山,鱼虾满库,牛羊成群,还有发电站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它既是水库,又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农场。
水库四周大种果树粮食
水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绍明把我们带到“百果园”去参观。这是五个山岗,果树都从山脚种到山顶。那一簇簇一排排的是柑桔,那一行行一列列的是菠萝,那有宽大的桨形叶片的是香蕉,那结实累累的是木瓜,还有被称为岭南佳果的荔枝,以及龙眼、枇杷、柠檬、柚子、桃、梅、杏……。百果生产队的男女队员们正在紧张劳动。有人把山脚下电力抽水机站的电门打开,抽水机吼叫着,水库里的水被提引到山顶上来了,水经过一条条渠道,汨汨地流到果树跟前。
黄绍明告诉我们,“这里水果种植面积共达二千多亩,除了‘百果园’,还有‘柑桔山’、‘菠萝山’和‘香蕉园’。”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水库农场第一分场的柑桔园。这里原是一个荒山,建设水库的时候,人们在山岗上的泥坡上挖土筑坝,剩下的地土层浅薄、凹凸不平。当水库管理部门决定在这里种植果树的时候,水库的职工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从远处挑来一担一担好土,填平了坑洼,平整了土地,把果树栽种下去。去年,果树种植后的第三年,这一片柑园开始结出金黄的柑子;现在浓密的枝头上又已结实累累了。黄绍明说:去年全水库收获了四万多斤柑子,今年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营造经济林木也是合水水库农场的一项生产项目。我们看到,在没有种植果树的许多山岗坡地上,都栽种了油茶、油桐、剑麻、丁香罗勒(一种香料作物)、相思树和松杉等林木。他们还采取“果粮间种”的办法,在果树与果树之间种下了一垅垅的番薯,一畦畦的黄豆、花生和其他杂粮作物。我们在水库访问时,无论走到哪一个分场,都看见晒场上堆着刚收获的农作物如花生、黄豆、高粱等。
一个很好的水产养殖场
我们到达水库的第二天,便划着小艇,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环行水库一圈。
这个水库港湾交错,四周又长着许多青草,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水产养殖场。这几年,他们在水库里放养的?、鳙、鳊、鲮、鲤等各色鱼苗共三百多万尾。现在,水库里的鱼已经养肥育大了。我们到水库访问的那几天,正好是水库开闸放水,每天都看到捕鱼队的渔船在闸外撒网,捕起又肥又大的鱼。挂在滚水坝附近的两个布绘,不到一分钟,便有四五条鱼儿跃出水面,跳进绘里,自投罗网。捕鱼队的一个队员告诉我们:在泄洪闸外捕鱼,每天都可以捕到五六百斤。
在参观了水库养鱼之后,我们来到设在水库附近的鱼苗繁殖场。这里,大小池塘一口连接一口,大池塘是培育亲鱼的,小池塘是亲鱼的产卵池。在露天孵化鱼苗,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现在,他们又建设了一个鱼苗工厂,孵化鱼苗的全部过程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水的流速、流量,以至水的温度,全部由人工控制,需要什么时候孵化,便可以在什么时候孵化。
大量饲养牛羊猪鸭蜜蜂
我们在水库访问的日子里,曾经在山岭上遇见水库的羊群牛队,在果树林里看见一窝一窝的蜜蜂,在水库里看到觅食的鸭群,无论到哪一个分场,都可以看到成排成列的猪舍里的猪群。
在第五分场,山坡上,五座猪舍排列在一起,每一座都有二十多个圈,圈圈都养满了猪。第五分场党支部副书记钟粦先告诉我们:这是以繁育猪苗为主的畜牧场,今年上半年已经卖出了一百七十多头仔猪,场里现在还饲养着二百七十多头猪。我们走进猪舍,看见一窝窝的小猪拥挤在吃奶。那些怀孕的母猪却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休息。
这几年来,水库农场利用“果粮间种”的办法,种植了不少杂粮作物,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所以牛羊猪鸡发展很快。水库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干部把一张统计表给我们看:四年来,水库农场养牛八百九十二头,羊六百四十五只,猪九千七百九十七头,兔三百六十七只,鸡鸭七万多只,为市场提供了大批的肉食、蛋品和乳品。
水电机械代人忙
矗立在汹涌澎湃的泄洪闸旁边的建筑物,就是水库的发电站。水轮机发出的强大电力,通过高压电线,送到兴宁县城,供应全城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用电。
离开发电站,我们来到水库综合加工厂跟前。两排厂房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的机器声,几乎使人忘却是在僻静的山村访问。这个综合加工厂,是去年8月建设起来的,设有碾米、榨油、磨面、制粉、酿酒、磨糠、蒸馏和动力八个车间。除酿酒、蒸馏两个车间外,其他车间的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绝大部分机器是由电力和水力带动的。在碾米车间,我们看到稻谷从脱壳到碾米,再到风净,全部是自动化的,一天能够碾米二万多斤。综合加工厂的副厂长罗启云告诉我们:这个加工厂除加工水库需要的大米和食油、饲料等以外,还有不少潜力,他们便承接了县商业部门和附近公社委托的碾米、磨面、制粉、酿酒、榨油等加工任务。建厂以来,全厂上缴的利润有三万五千多元。
合水水库的职工打开这个“宝库”,是经过一个摸索过程的。起初,他们只是从“以库养库”的思想出发,开荒种了一些杂粮,养了一些家畜。为了绿化,又种了一些果树。在实践过程中,水库的巨大生产潜力才逐步被他们认识,到1958年才跳出“以库养库”的圈子,确立了水库综合利用的思想,从此“宝库”才逐渐被开发利用起来了。
合水水库综合利用取得的成绩,对人很有启示。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水库该有多少啊,虽然条件彼此不同,蕴藏的生产潜力也不会一样,但人们如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发掘利用,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本报记者 李超基 杨文全(附图片)
合水水库 王志渊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