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阅读
  • 0回复

苜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1
第2版()
专栏:

苜蓿
陕西日报记者 武笠青
在陕西的种植历史
苜蓿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历史很长,时间很早。司马迁的《史记》一百二十三卷大宛列传中说:“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苜蓿极望。”汉书西域传中说:“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引陆机给他弟弟的信:“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通西域中有“……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的结语。由此可知,苜蓿是西汉时由西域传入陕西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回来是公元前一百二十六年;第二次是公元前一百二十二年,回来是公元前一百一十五年。据此推算,苜蓿引到陕西当在公元前一百一十五年以前。西汉的京都在长安,苜蓿种在“离宫别馆旁”,当不会出渭河左近的咸阳、临潼、栎阳一带;同时要供应天子很多马和外国使者的马吃草,不可能种得过远和种的亩数过少,势必种得比较集中。这个特点,到唐朝也没有改变。汉唐时苜蓿为天子所重,且是供应外使的一项物资,《唐书百官志》:“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接近京都的关中群众,首先学会种植和作务苜蓿的技术是很自然的。在这里大量推广也是必然的事。
苜蓿原是专为喂马的。唐、宋以后的一些农书上记载种植的方法,就已表明有倒茬的意思;而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的最详细。他说:“夏月取子和荞麦种,刈荞时,苜蓿生根。明年自生……三年后便盛,每岁三刈,欲留种者止一刈,六七年后垦去根……。若垦后,次年种谷,必倍收。为数年积叶坏烂,垦地复深,故今三晋人刈草三年,即垦作田,亟欲肥地种谷也。”显然,种植苜蓿也是为了培养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扩大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苜蓿逐渐成为人吃的蔬菜。唐、宋以来,不少诗人都讴歌了这件事。唐薛令之《自悼》中说:“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陆游:“苜蓿堆盘莫笑贫”等句子,说明吃苜蓿到唐朝已成人们生活中很普遍的事了。因此,一些农书上把苜蓿归入了蔬菜属。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苜蓿是牲口的一种重要饲草,是庄稼轮作的好前茬,也是度荒救灾的一种代食品。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一下苜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从种植苜蓿的历史中已经看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显著的。根据近年来一些有关资料和我们在关中地区一些生产队的调查情况看,苜蓿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现在仍然不小,这是应当肯定的。农民对种植苜蓿是喜爱的,他们对苜蓿的作用估价很高。他们说:“苜蓿长过腰,骡马不跌膘。”又说:“种几年苜蓿,收几年好麦”等等。
种植一定数量的苜蓿,建立牲畜青饲料基地是促
使耕畜增膘健壮的有效措施。
据在临潼县武屯公社御宝生产大队贺王生产队调查,这个生产队地处渭北旱塬地区,可耕的土地面积较宽,多年来种植的苜蓿面积占总耕地面积4.3%左右,每头牲畜平均一亩半左右。由于苜蓿多,青饲料充足,牲畜喂得很好。当然,一个生产队牲畜的好坏决定于种种因素,在这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有足量的苜蓿代替精饲料,保证了牲畜正常饲养。从我们在乾县、兴平、蒲城、咸阳、渭南等地区一些生产队的调查材料也证明:凡是牲畜繁殖率高,没有乏瘦现象,非正常死亡率低的生产队,一条共同经验,就是都种有一定数量的苜蓿。据一些有经验的老兽医分析:每百斤苜蓿干草含的营养价值等于五十斤燕麦的营养,干苜蓿含的粗蛋白质也比小麦多。
有人提出:苜蓿本身不是粮食,专门种植苜蓿占去一部分耕地,是不是要少收一些粮食呢?临潼县栎阳公社尚寨大队干部周济广和咸阳市周陵公社红岩大队干部毕振法认为,这是一个算账问题。根据他们的计算看:在关中旱地耕地较多的地区,一头牲畜一般有一亩半到二亩左右的苜蓿就行了,水浇地区耕地较少,一般是七八分左右。试以旱地一头牲畜一亩苜蓿计算,苜蓿从农历4月割起,可以割到9月底。在正常情况下,大约可以割八九千斤青草,可折干草三千斤左右。一头牲畜按正常喂,每天平均得二斤精料(忙时多一点,闲时少一点),干草三十多斤。如果加入适量的苜蓿,每天至少可节省干草五到十斤,可节省精料三分之一,六个月总起来至少可节省精料一百多斤。这样看起来,一亩地虽然没有收入粮食,实际上收入却不低。特别是把牲畜喂好了是个活账,在生产上的作用是很大的。
这个账给我们启示很大。近几年来的事实证明,不解决牲畜的饲料,要保证使牲畜健壮和正常繁殖是不可能的。而苜蓿既是精饲料,牲畜又爱吃,那么种植一定数量的苜蓿是一举数得的事。1958年春,在渭南官道人民公社召开的全国耕畜现场会上,有同志曾提出关中旱塬地区应该提倡一头耕畜、一亩苜蓿、一万斤青饲草的意见,现在看这个意见是值得重视的。
苜蓿茬种粮食既省劳力,又省肥料,在关中地区
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最好的茬口。
据今年在临潼县武屯公社御宝生产大队的调查,这个大队的苜蓿面积历年(1956年到1961年)都占耕地面积4%左右,苜蓿茬的小麦较正茬麦高30%,较顶茬麦高65%。另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武功旱塬进行多年轮作试验,与连作正茬麦比较,苜蓿茬第一年种小麦增产16.5%到43.1%,第二年小麦增产14.4%到18.4%,第三年小麦增产5.9%到9.3%;三年小麦增产总平均是16.2%到22.3%。由此可以看出,苜蓿茬在雨水正常,耕作合理的情况下,每年增产20%左右是较有把握的。
另外苜蓿茬种麦子,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高。据我们在蒲城、富平、临潼、渭南、乾县、兴平了解,有一个共同的说法,都说苜蓿茬的麦子,一般一斗要比其它茬口的麦子重三到四斤。这种麦子农民把它叫“性麦”。他们讲,这种麦子皮儿薄、颗长、呈绿色,特点是出粉率高,合出的面拉力强。在价格上,过去比一般麦子高10%左右。
种苜蓿引起土壤肥力的变化
苜蓿茬种麦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处呢?这是由于种植苜蓿后,土壤性质和肥力状况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对后作物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据观察,苜蓿有极强大的根系。在上层土壤中,苜蓿长有许多比较细小的支根,支根上有很多黑色球形颗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根瘤,里面包藏着大量的根瘤菌。支根每年的死亡更新和部分茎叶的枯落,给土块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素养分。有机质分解后形成土壤腐殖质,使关中地区耧土层原有的团粒结构更加稳固,这就加强了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墒的能力。据中国科学院在武功头道塬测定的结果认为:种植三年的苜蓿地,土壤腐殖质绝对量在三到十厘米土层内,每亩有一千四百八十一斤,十到二十厘米土层内有一千五百斤,二十到四十厘米土层内有二千五百二十斤;而正茬小麦连作三年后土壤腐殖质相应各层为七百二十五、一千零五、一千六百二十斤,苜蓿地比连作小麦地的腐殖质含量高出50%以上。以零到四十厘米土层计算,仅苜蓿的根茎残余物就给土壤增加了三十四斤氮素,相当于一百六十斤硫酸铵的含氮量。如果加上根瘤菌直接给土壤增加的氮素,数字就更大了。同时,由于苜蓿对土壤稳固性团粒结构的增加,使土壤透水性得到很大的改善。透水量大对土壤蓄水、防旱十分有利。这是非常适合于关中地区气候特点的。
由于种植苜蓿,使土壤有机物质和氮素养分的增加,加上通透性的改善,从而加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据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1957年的记载,三年的苜蓿地,在零到二十厘米的土层中,每克土壤就有微生物四零五点七到四三五点二万个,而连作小麦地只有八二点四到一一五点四万个,相差约四倍。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加强,有利于土壤中有机养分发挥作用,同时还可调动土壤中其它养分供后茬作物的利用,因而苜蓿地的后效很大。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垦后,次年种谷,谷必倍收”和农民总结的:“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完”及“种几年苜蓿,收几年好麦”经验是有根据的,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 * *
为了充分利用苜蓿茬增产粮食,一些地区的农民取得了在苜蓿地内套种粮食作物的经验。乾县一带的农民历来就有在苜蓿地套种谷子的习惯,据反映,一般每亩可收谷子三五十斤。另据西北农学院在1954年试验,在生长四年的老苜蓿地中套种谷子,曾获得每亩一百三十八斤的产量,每亩收青苜蓿三千六百六十一斤。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1954—1955年曾在苜蓿地里套种冬小麦试验结果,每亩也获八十三斤至二百八十五斤的小麦产量。这些事实证明,在苜蓿地内套种粮食作物也是利用苜蓿茬的一个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