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卖料换酒——扩大酿酒原料来源的好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1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卖料换酒——扩大酿酒原料来源的好办法
福建省轻工业厅
福建省酿酒工业的原料,过去90%以上是依靠国家调拨粮食。1959年和1960年两年,农业连续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因此如何努力节约粮食,争取别的原料来源,就成了酿酒工业的重要任务。
福建的酿酒行业近年来在积极扩大原料来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主要是采取了“两手抓”的方法:一手抓长远,自己动手建设木薯、蕉芋、葡萄、杨梅等作物基地;一手抓当前,大力组织野生淀粉原料,实行“卖料换酒”。
卖料换酒这个办法的推行,大大地调动了群众采集、交售野生原料的积极性,使酿酒原料源源不断地得到供应,保证了酿酒生产的不断增长。今年上半年,采取“卖料换酒”办法,共组织到野生代用原料二十三万四千一百六十六担,制酒六千四百六十四吨,占总产量的34.55%,节约了粮食六千七百多吨,成绩是很大的。
“卖料换酒”的办法好
充分利用野生代用原料酿酒,是酿酒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去年第四季度,野生淀粉原料的收购遇到了困难。沙县酒厂职工到群众中了解研究后,想出了“卖料换酒”组织原料的新办法,就是群众向酒厂或商业部门代购站交售采集的野生原料,酒厂按原料出酒率换给售料者一定数量的酒,酒按零售价出售,原料按国家牌价收购,当场结算,如数兑现。这个厂去年10月实行这个办法之后,群众采集原料的积极性很高,工厂购进原料的数量与日俱增,第四季度共收购到六十五万斤,比二三季度增加了十倍。
永春酿造厂今年1月份也采取了这个办法,很短时间内,群众售出了各种野生原料七万多斤,超额1.8%完成了月计划。群众换回了九千多斤酒,感到非常满意。
实行“卖料换酒”办法好处很多,工厂有原料,群众有酒喝,因此采集原料的积极性很高,不仅乐意采集,甚至还送料上门,节约了工厂运输原料的人力物力。酒厂生产发展了,又增加了可以作饲料的副产品,有助于畜牧业的发展。
“卖料换酒”的具体做法
今年2月,卖料换酒办法在全省作为组织原料的一项主要措施,全面推广了。具体办法是:
(1)个人或集体都可以向酒厂或酒厂委托的商业部门代购站交售野生代用原料,原料收购价按国家牌价或工商部门拟定的收购价,换酒的价格按商业零售价。工厂对商业部门代购站除给予一定的手续费(一般为原料价的3%—5%)外,换酒以批发价整批交给商业部门,这样代购站又能得到酒的批零差价,协助酒厂组织原料的积极性就更高。
(2)换酒数量一般为原料出酒率的20%—30%。这个比例就是保持换酒部分的金额约相当或稍少于交售原料的金额。这样,既可做到国家统一收购安排的酒量增多,又不致使售料者于交售原料时,由于换酒多还得付出现金。
在这个换酒比例中,为了做到公平合理,鼓励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工厂生产,又根据五个差别定出具体换酒比例:(1)大宗原料换酒比例大一些,小量品种换酒比例小一些,以促进采集者积极采挖大宗原料,利于工厂生产品种比较正常;(2)季节性原料如橡子、金樱子、山果等换酒比例大一些,长年生原料如狗脊、贯众等换酒比例适当降低,以使采集者抓住季节,不致失去时机造成原料损失;(3)原料质好,含淀粉高的换酒比例大些,质差含淀粉低的换酒比例小些,以使采集者注意选择、保藏原料;(4)交售地点距离工厂生产点近的换酒比例略高,反之略低,以鼓励群众到接近生产点的收购站交售,减少工厂运输。
换得的酒,可以当时取走,也可以领换酒证,群众需要酒时,随时到商店里买到。这个办法推行以后,收到了显著效果,许多厂不仅原料够用,而且感到生产能力跟不上了。
需要注意的问题
“卖料换酒”这个办法究竟好不好?为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曾于6月间去连江、福安两县调查。经过研究,初步认为:
“卖料换酒”是酒厂组织野生代用原料的有效办法,只要换酒比例和收购价格恰当,就能调动农民采挖野生植物的积极性,所以这个办法值得大力推行。野生植物收购价格,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则难于推动农民采挖的积极性,太高则影响酒厂生产成本。一般应参照当地农业工分及野生植物的采挖情况,使农民一天采挖野生植物所得,稍高于从事农业劳动所得。换酒比例,也不能太低或太高,太低则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太高则有可能使农民转手卖酒。一般的比例大体是:在确定适当的收购价格后,结合野生植物出酒率和酒的成本,使农民在交售野生植物时,既有酒可喝,又有钱可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