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沙荒新绿——记辽宁彰武县章古台固沙试验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9-02
第2版()
专栏:辽宁通讯

沙荒新绿
——记辽宁彰武县章古台固沙试验经过
本报记者 萧白门 吴传铎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们来到了辽宁彰武县章古台固沙试验基地。这里起伏的沙丘上,长满了一行行的小松树,浓荫冉冉。沙丘脚下,有一道防护林带伸延开去,亭亭的白杨树迎风作响。近处农田蒸发着草木香气,远处草原上散放着悠闲的牛羊。有谁能想像到,这样生气盎然的地方,十年前竟是一片不毛的沙荒!
据社员们谈,这里靠近内蒙古东部的某些沙漠地带,每当春季三四月,季节风吹来,经常是沙尘滚滚遮天漫日。沙丘逐年随风移动,吞没了成片的良田,村落也受到了威胁。六十年来,沙丘附近的西大一间房村居民,就被流沙赶得搬了三次家。至于农业的收成就更差了。种籽下地常常被风卷走,有时要播种三四次才成。盼得出苗了,往往又因缺乏雨水滋润,活活旱死。这样,人烟日渐稀少,沙荒年年扩大。直到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提出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同时在章古台设立了固沙造林试验站,重点治理流动沙丘,这里才逐渐改变了面貌。
改造沙荒是一场艰苦的斗争。试验站刚刚建立的时候,仅有几个科学研究人员,他们都没有固沙的经验。为了在流沙上栽活第一批树木,他们不断地研究这里的气候、风力,搜集适于沙地生长的树木,并且采取各种办法试植。沙丘是干燥的,几十尺深没有腐植物质,加上风力变化无常,树木种下去很难成活。可是他们不怕失败,一次不活栽两次,两次不活再连续试验。经过艰苦试验、摸索,采取“先固丘脚、分期治理、顺风推移、步步前进”的办法,在沙丘上栽活了第一批树。
为了寻找一种抗风耐沙的植物,试验站造林工程师韩树棠带着一个助手,冒着炎日酷暑,在内蒙古通辽伊胡塔地区转了三天。有一次在沙丘下面休息,他发现沙丘壁上有一棵小树,只有少许的须根留在沙里,可是仍然活得很好。这位鬓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如获至宝地把它采集回来。这种植物名叫小叶锦鸡儿,生命力非常旺盛,经过试验站繁殖培育,后来成为固沙的得力植物。老一辈研究人员做出了榜样,青年人更不甘落后,造林技术员李克、王永魁常年生活在试验基地,耐心地从事各种试验的观测工作。三伏期间,沙丘表面受烈日蒸灼,温度高达五十多度,走上去都烫脚,可是他们终日在沙丘上跑来跑去。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燃烧着每一个研究人员的心,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惜全部精力,终于使固沙工作取得成就。
固沙仅仅是改造沙荒的开始。流沙初步固住之后,人们接着考虑沙荒的经济利用问题。在试验站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松树经济价值大,能不能在沙上栽松树?”听来好像有点异想天开,沙荒地区从来没有长过松树,现有的参考文献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是改造自然的伟大理想鼓舞着大家,他们就动手试验起来。1955年春天,在固沙区试植了二百多棵油松苗,只活了一部分。他们总结了栽植方法上的经验教训,陆续又栽了一些,居然试验成功了。三年之后,松林发展到二百亩。新鲜可口的苹果、葡萄等也在当地出产了……。
改造沙荒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党和国家给了极大支持,也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援助。试验基地附近的东、西大一间房等村,上至七十岁的老爷爷,下至十几岁的红领巾,几乎都参加过改造沙荒的劳动。人们怀着建设家乡的热情,不仅参加植
树造林,而且精心爱护沙丘上的一草一木。经过八年的时间,千百人的辛勤努力,这一片横行无阻的流动沙丘终于被治住了,而且出现了二千多亩的丛林。大片树木已经郁闭成荫,使得附近五十里的农田、牧场再也不受流沙的威胁了。
章古台改造沙荒成功,增强了辽宁西北部群众征服自然的信心。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活的课堂,附近县、社不断来人参观,他们的成就为治理流沙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